武漢服裝企業加大“非配額”生產
- “不夠,還是不夠。”近日,從外地調劑一定數額的紡織品服裝配額后,愛帝這個武漢服裝出口大戶仍在喊少。事實上,自從紡織品服裝出口歐美重新實行配額制度后,武漢的紡織服裝企業普遍感到“配額吃緊”,并相應加大了非配額產品的生產。
歐美配額不夠“吃”
“不少企業反映配額不夠,表示希望購買配額,但暫時卻沒有一家表示要賣配額。”市外經貿局貿管處副處長曹菊英昨日透露。
記者就此詢問擁有配額的企業,答案均是“不賣”。武漢韻天工貿有限公司擁有一定輸歐配額,該公司總經理鮑彤表示,雖然配額產品并非公司主打,也有不少企業與之接觸表示要買配額,但自己不會賣,“因為自己也有配額訂單”。愛帝集團副總經理李輝也表示,雖然愛帝獲得的配額不少,但自己都缺,不會賣配額。
據了解,輸歐輸美配額在年前已經進行過第一次分配和招標,由于分配量和招標資格是以企業的既往出口業績為基準,相當一部分具有出口潛力的企業沒能獲得配額和競標資格。而在歐美配額競標中,武漢具有競標資格的企業有201家,最后僅37家企業中標,缺口比較大。
“幾乎所有的紡織服裝出口企業都缺配額,但現在的歐美紡織品服裝配額就像糧票,手握生產能力和錢也難換到。”武漢愛帝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萍日前表示。
武漢不太可能“炒”配額
“以前是調劑配額,現在配額轉讓已經是市場行為。”曹菊英表示。縱然這樣,相對于廣州等地高達2到3倍,甚至達到4倍的高價炒配額現象,目前武漢市場的反應還比較冷靜。
業內人士透露,就目前情況看,武漢有少量的配額交易,但數量不大,勢頭并不猛。漢派服裝商會秘書長李群寶說,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武漢由于以往出口量不大,獲得的配額量本來就不多。鮑彤表示,武漢有轉賣配額的現象,但鑒于這個原因,就算轉賣也是隨行就市,跟隨外地配額轉讓大勢,不太可能左右全國的配額轉賣價格。
此外,武漢的出口企業相對比較冷靜。胡萍表示,在嘗試配額轉讓業務時,會考慮價格是否適當;鮑彤也表示,不會不計成本高價買配額。
“非配額”獲企業青睞
歐美是紡織品服裝進口大戶,進口量大大高于其他國家和地區,這是不少企業不愿放棄配額產品出口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配額難得,武漢一些服裝企業不得不開始加大了非配額產品的生產和向其他國家和地區出口。
胡萍稱,愛帝嘗試以適當的價格從外地調劑配額,另外也加大了非配額產品的生產和向非配額國家出口。鮑彤也表示,歐美市場變幻太快,因此企業并不太倚重歐美出口訂單,有配額和相關訂單就做配額產品,沒有就做非配額產品和其他非配額國家的訂單。
曹菊英認為,這種選擇雖是不得已為之,但可以有效避免企業低層次地同質化生產和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