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王受爭議
編者按: 目前,讓林偉存頗為尷尬的,是他不得不反復向客戶解釋自己的“濃度概念”,盡管,他知道即使回答一下午的提問,客戶也不一定能理解。
對此,林偉存常常自嘲自己足夠另類,然而在仔細思考出現此類情況的原因時,林偉存表示,這或許都是源于自己太愛鉆牛角尖了。
要完全弄明白前進針車有限公司的品牌推廣模式,不花費一定時間,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因為該模式在目前縫紉機的品牌推廣中顯得過于“另類”,難以在短時間內“被接受”。
最近,記者在采訪前進針車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偉存時,便感覺到這點,多虧林偉存不厭其煩的講解,記者才算把前進的品牌推廣手法了解個大概。
濃度銷售
目前,前進針車有限公司經營的重點是該公司貼牌生產的TA王牌縫紉機,該品牌主要用于厚料的縫制。而在對這個牌子縫紉機的推廣及銷售模式的選用上,前進選擇了國內極其少見的專賣店連鎖銷售模式,而不是像大多數工業用機那樣采取批發代理的方式。對此,林偉存表示,專賣店的最大好處就是接近終端,能直接得到更真實的終端市場信息,并起到非常好的品牌形象推廣作用。
然而,這只是表面說法,在林偉存的大腦里,專賣店的選址、投入運營的數量都關系到TA王牌縫紉機的市場前景。這其中,最為關鍵的便是“濃度”,林偉存所指的“濃度”既是指特定市場中客戶認知的濃度,又指客戶最終購買時的濃度。
前進的具體操作手法是,在一個終端客戶相對集中的區域市場里,比如廣州市花都區———中國皮具生產之都。前進相繼在該地區開了7家“專賣店”。而這7家店的店名都不一樣,既不叫前進,也不叫TA王。全部選用看不出任何聯系的名稱,簡單點說就是有意促使外界形成一種印象,即這些店面不是由一家企業來統一經營,而是由7個不同實體所經營。但一個共同點便是店內所售的縫紉機都是TA王牌縫紉機。“這樣一來,就能保證該區域市場TA王牌縫紉機的認知濃度,客戶在選擇縫紉機時,由于眾多專賣店的存在,TA王縫紉機勢必將進入客戶的視野,進而深化了品牌形象。”林偉存表示,“對于急于購買縫紉機的客戶而言,在同一市場,走訪了這么多家專賣店后,經過銷售人員不同的解說,很容易便能形成對TA王牌縫紉機的好感,畢竟有這么多只經營TA王牌縫紉機的專賣店,能讓終端客戶產生該品牌縫紉機應該不錯的印象。他們會想,有這么多不同的店面只賣TA王,一定是這個牌子的縫紉機非常優秀。進而決定購買。”
緊接著,在林偉存的計劃里,隨著該品牌在特定市場知名度的提升、客戶逐步認同以及該市場逐漸成熟,前進便會縮減專賣店的數量,減至剛好滿足市場的容量為止,然后騰出資金去開拓另外一個市場。
然而,這種銷售模式及推廣方式也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在適用范圍上,濃度銷售適用的市場通常都是還未成熟、沒有定型的市場,而在一個逐漸成熟的市場當中,那里的終端客戶往往都形成了固定的品牌意識,對某些縫紉機品牌會有一定的品牌忠誠度。在這樣的市場里,前進采取的這種濃度銷售將很難取得成功。
其次,專賣店的數量也將決定最終實施的效果,依照前進針車有限公司的做法,前進在同一區域市場決定是否開第二家專賣店,都是以第一家專賣店的經營業績作為參考系數,如果第一家店是虧損的,那么趕緊撤離,因為這表明不是市場容量有限就是這種方式做不進來,如果業績良好,那么第二家專賣店將馬上開張,以此類推。
然而,這樣以來,品牌在一個市場的推廣及進入的周期勢必拉長,不利于資金流的快速運轉,據前進針車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通常是4至5年才能培育一個市場對TA王的品牌意識。不過,對企業及品牌的發展而言,這是一種低風險的運營,“節奏”不快,回報也是長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