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紡織工業概況
一、行業背景情況
輕工行業是烏克蘭工業領域中的薄弱環節之一,2005年1至11月份,烏克蘭輕工行業增幅僅為0.4%,低于工業生產2.9%的平均增長率,但2005年全年,烏克蘭紡織產品生產數量較上年增長了2.6%。烏克蘭的紡織工業并非其工業領域支柱和快速增長行業,但其一些優勢條件仍然為自身發展以及外國投資開展生產、加工合作創造了良好前景。
在烏克蘭對外貿易商品結構中,紡織品及其制成品占據14個門類,其出口比重占烏克蘭出口總額的4%多,其中紡織服裝門類就占據了1個多百分點。
原蘇聯時期,烏克蘭擁有320多家紡織企業,其中包括3家國有紡織企業綜合體(赫爾松紡織綜合體,切爾諾貝利紡織綜合體和頓涅茨克紡織綜合體)。而現在只剩下20家正在生產的紡織企業,而且由統一的原料供應基地按計劃分配原料,主要是布匹及其制品。目前烏克蘭紡織生產龍頭企業主要是Текстиль-Контакт, Текстерно, Текстиль Украины, 此外,Чайковский текстиль, Тексика等企業也具一定實力。
但烏克蘭市場的紡織品主要依靠進口,主要進口國為中國、巴基斯坦、韓國、土耳其、俄羅斯,以上國家生產者依靠先進的技術設備、廉價的勞動力等有利條件,加之產品通過灰色渠道流入烏克蘭市場,具有很強價格優勢。灰色清關紡織產品90%以上通過海運(敖德薩港和伊里喬夫斯克港)渠道,因為難以進入正規供貨渠道,因此絕大多數產品通過哈爾科夫巴拉巴紹市場和敖德薩七公里等集散批發市場進入銷售渠道。
二、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1、原材料嚴重不足
本國缺乏穩定的原材料供應是制約烏克蘭紡織工業快速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烏克蘭需要的紡織原材料主要是植物類的棉花、亞麻、大麻纖維、洋麻、黃麻、苧麻等;動物類的皮毛、繭絲、蠶絲等;以及人工化纖產品等。烏克蘭所處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難以在本國發展上述原料生產。烏克蘭本國原材料基地的生產遠遠不能滿足供應,許多烏克蘭紡織企業從國際市場高價采購原材料,其中棉花產品A級品的價格約為0.62美元每磅,這是自1997年以來的最高價格,這無形中提高了烏克蘭紡織企業的生產成本。
2、技術設備落后
影響烏克蘭紡織企業發展的另一因素是生產設備嚴重落后。目前,烏克蘭紡織企業使用的機器設備和技術都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工藝,盡管目前部分企業已經開始根據本國實際情況改造設備,更新技術,但對大多數紡織企業而言缺乏資金制約了技術設備的升級,導致生產效率低,產品缺乏競爭力。
3、缺乏企業間合作和市場規劃
除了以上的外部因素制約外,獨立后向市場經濟過渡過程中,烏克蘭企業的市場意識仍然十分淡薄。這造成烏克蘭紡織企業之間缺乏整體性和協調性。生產者之間缺乏溝通合作,更缺乏與中間批發商、零售商以及最終消費者的對話,要知道當今時代紡織產品的生命就是質量和設計,而設計更是產品的靈魂,沒有有效的產品信息反饋機制影響了為生產者改進產品設計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