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服裝行業統計工作會議在西安召開
- 全國服裝行業統計工作及產業集聚地統計工作會議日前在西安召開,來自各省市、產業集聚地行業組織負責人和負責統計報表人員及有關企業服裝狀況一覽表報送人員參加了會議,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蔣衡杰參加會議并作了重要講話。
本次會議是為了進一步做好服裝行業統計工作,完善新歷史發展機遇期的行業統計信息體系,革新統計分析方法,創制行業統計分析模型,建立“中國服裝產業集聚地”統計信息網絡,及時有效地為企業、行業、政府決策提供數字依據而召開的。會議總結了2004-2005年服裝行業統計工作;研究了行業統計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及統計分析工作新方法;討論了2005年行業“百強”企業考核指標設置及考核辦法;布置了2006年服裝行業的統計報表;表彰了全國服裝行業的先進統計工作者。
蔣衡杰常務副會長在會上指出,2005年是充滿變數、極不平凡的一年,可以說是“霧里看花”。行業有兩喜和兩憂,第一喜是北京白領的女裝大衣已賣到48萬元一件,還要推出100萬元一件的大衣,我們的服裝行業已經不是在賣衣服,而是在賣文化了;第二喜是在2005年的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上,杉杉獨自推出了占地4000平方米、以本集團12個服裝品牌產品為主的專題館。一憂是中美摩擦,可能要到2008年或2013年后才能結束;二憂是我國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固定匯率發生變化,對我們服裝企業出口帶來巨大影響。對此,蔣衡杰強調,靠數量增長是有限制的,而靠質的增值是沒有任何限制的,所以,我們的服裝企業要不斷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努力提高附加值,以產品創新來增強企業的經濟效益。蔣衡杰說,品質不僅是企業的生命線,更是產品進入市場的資格證。創新不僅是款式的創新,也應該包括內部用人機制的創新。建立快速反應機制,不斷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變化,才是我們企業生存的基礎。蔣衡杰指出,東部轉移,中部崛起,西部開發,是2005-2006年服裝行業的重要話題。新一輪的產業升級即將在全國展開,中國服裝協會決定讓西安在西部帶頭創出一條發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