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縫機業上下求索
全國最大的中厚料縫紉機生產基地;最大的臺板生產基地;最大的機針生產基地。集幾項“第一”于一身的江蘇是縫制設備生產的重要地區之一。這里為行業培育了一批優秀的企業和一批優秀的產業人。
雖然,在一段時間內,江蘇產業稍遜于浙江,但江蘇的產業人從未停止過對產業發展的思索。在“十一五”的開局之年,更是如此。
增強素質提高競爭力的關鍵
江蘇萬工科技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周平
為使我國成為縫制設備強國,作為重點地區的江蘇必須成為縫制設備強省。那么,江蘇地區的縫制設備企業必須增強競爭力。圍繞如何提高企業的競爭力,談幾點體會和想法。
第一、技術創新。技術創新是企業旺盛生命力的源泉。我們的零件公司,每年要開發100多種新零件、新組件,越是難做的、技術含量越高的,特別是國外著名公司的復雜零件或組件,越是要開發成功。因此零件的出口量年年上升,市場越做越大。萬工機械公司每年要開發十幾種新型工業縫紉機,品種的市場適應性越來越強。
公司在研制噴氣織機過程中,重視了技術創新,已獲得了8項專利,其中1項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我們在噴氣織機上的技術創新,得到了省、國家科技部門的肯定,已立項為國家創新基金項目、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國家發改委的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省級火炬計劃項目,并被評定為省高新技術產品。
第二、發掘人才。大家都知道,企業應以人才為本,但是企業急需的人才卻難以得到。在實踐中,我們通過以下辦法解決人才問題。
一是企業下工夫培養人才。讓企業員工都有努力的目標,鼓勵他們去發揮,去實現自己的價值,使每個員工都有成為人才的機會。只要員工能做到勤奮好學,能獨當一面、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這個員工就是人才;如果員工能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個員工就是企業的寶貴人才。
二是企業外人才為我所用。企業急需的高級人才,我們可以到社會上去聘用,給他們創造工作條件,讓他們發揮聰明才智。
我們還用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的形式,讓大學、研究院的高級人才為我所用。公司已和蘇州大學、上海東華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自動化所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很多教授、專家都在為我們做貢獻。這種使用人才的積極作用是無法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