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關打擊紡織品進口錯報原料和產地問題
- 外海媒體報道,美國海關及邊防總署(CBP)加大力度打擊紡織品進口中原料和國家產地被錯報問題。CBP 說,去年11月和12月,有2,000多起檢查被發現屬于走私和商品錯誤描述。CBP 還增加了新的檢查措施。
任務小組在現場鑒定生產商。紡織品生產鑒定小組到外國工廠檢查并確定裝運到美國的服裝確實在這些工廠生產。僅去年11月鑒定小組就走訪了195家工廠。在被檢查的工廠中,有70家被發現已經關閉,24家拒絕小組進廠,50家被認為具有極大的轉運嫌疑,3家被證實從事非法轉運。鑒于這些現場發現的情況,CBP 說,他們現在正在扣押一些從確認關閉的工廠發來的船貨,價值130萬美元。 CBP 還說,確認工作還在進行中,小組計劃繼續走訪一些工廠。
為了確定一家工廠是否需要被鑒定,CBP 實施了擴大貿易分析的做法,按照不遵守貿易法和政策的風險將國家分類,被名單列為頭號的國家將首先被檢查,CBP 還采取嚴厲的目標技術來鑒定具體的需要被確認的生產商。CBP 可以在美國港口使用移動實驗室進行必要的檢查。CBP 的實驗室包括移動實驗室是另一個確認錯報商品體統。他們進行化學和纖維分析,以確定紡織產品的原料成分。
CBP 執行委員 Deborah J. Spero 說,CBP 準備保持積極的貿易促進計劃,紡織品被列在首位,因為紡織品代表43%的國家出口收入。他們將繼續使用一個多方位的但卻受到稱贊的方法,包括貿易模式分析、現場鑒定、檢查生產記錄、查賬以及實驗室分析,以此來執行貿易法律并保證適當的國家稅收。進口專家也接受自由貿易協議培訓,目的是發現潛在的違反自由貿易協議的商品進入美國市場。
在過去四個月里(2005年10月-2006年1月),CBP 行動已經扣押超過1000萬美元的非法產品。在2005財年,通過管理審查提議對紡織品和服裝進行的檢查補收稅款超過4,974,000美元。通過加勒比貿易優惠協議、新加坡自由貿易協議進口的紡織品中也發現違法行為以及分類錯誤,補收稅款超過900,000美元,還不算已被發現的大量的知識產權侵犯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