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500強童裝品牌為何被拒
“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日前在中國企業界的關注下揭曉,紡織服裝行業中有37家企業榜上有名。然而,在這37家紡織服裝企業中,竟然沒有一家童裝生產企業。我國是童裝消費大國,國產童裝品牌卻盡被拒之“榜”外,對于這個現象,有人置疑,有人扼腕。
據了解,“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采用的評估方法是“經濟適用法”,這種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顯示了品牌的未來收益,也是企業的未來發展趨勢預測。而國內童裝業的所蘊藏的巨大潛力卻沒能使童裝品牌上榜,由此一些業內專家對這一排行榜的評選標準產生了置疑。
現階段我國擁有廣闊的童裝市場,有實力的國產童裝品牌也在積極對自身進行完善。據有關統計數據,我國16歲以下的兒童約有3億多,其中城市近1億,農村2億多。2003年我國童裝年消費量近10億件,消費總值高達500億元人民幣,并以8%的年增長率飛速發展。龐大的利潤空間及廣闊的發展前景下,許多國產童裝品牌進行了觀念更新,著眼于長遠的發展。知名國產童裝如“藍貓”、“兔仔嘜”等都引進了先進的品牌理念打造品牌形象,“藍貓”依托《藍貓淘氣三千問》兒童電視節目延伸出自己的文化,“兔仔嘜”更首創“兒童時裝”理念,推出了品牌核心價值觀——“與世界同步的兒童時裝文化,與顧問式服務接軌的賣場新文化”。
自然,沒有一個品牌進入“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對于國內童裝業來說,無疑是遺憾的。然而,國產童裝還沒有一個品牌具有稱雄國內市場的實力,這也是不爭的事實。我國的童裝市場起步較晚,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距今不過十數年。目前,國內童裝市場上,國外品牌童裝就占了50%,而國內廠家占有的50%市場份額中,只有30%擁有品牌,其余70%還處于無品牌競爭狀態。而這占有30%市場份額的品牌,又普遍存在諸如設計理念陳舊、品牌文化缺失、市場定位偏差等通病,制約著整體的發展。
不過對于國產童裝的現狀,國內童裝企業紛紛表示了可以扭轉的信心。“兔仔嘜”總經理盧沛強認為,好的童裝不僅要為孩子們提供時裝,而且要為孩子們打造一種生活方式。這既是國外童裝品牌成功的經驗,也是目前國產童裝的首要欠缺。只要從這個理念出發,國內童裝品牌在全國乃至世界崛起的一天,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