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紡織業界打開科技創新之門
- 隨著全球紡織產業轉移的不斷加快,中國已經成為紡織服裝制造的第一大國,但關鍵技術自給率低;中國是資源消耗大國,但單位資源的平均產出不到發達國家的十分之一。面對這種客觀形勢,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提出,中國紡織工業亟待走自主創新之路,從技術創新入手提升產業升級步伐。為此,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將于今年10月18日~20日首次在北京推出中國國際紡織新技術及化學品展覽會,以期為業界打開一道紡織工業的科技創新之門。
展會內容涵蓋了紡織新材料、高新工藝技術、紡織化學品和漿料、環保技術、節能技術、檢測技術及標準認證等。主辦方將秉承高效務實的辦展作風,旨在為未來紡織領域最新發展的創新技術提供一個展示、交流、推廣、交易的平臺,為研發機構與生產企業間的結合架建橋梁,為企業利用先進技術創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尋求最佳解決方案,這將是匯集國內及海外近年來行業最新技術、新成果、新產品的盛會。
展會的一大特點是“展”、“會”并舉,靜態展示與動態交流結合。在利用展會平臺對紡織新技術、新成果進行展示的同時,“2006年度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學術年會”、“漿料和漿紗技術2006年年會”等專題會議將在同期召開。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主辦的“第十屆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CITME2006)”也將與本屆展會同期舉辦,展出來自海內外的大量新型技術設備。可以預見,金秋十月的北京,將有一場聚集海內外紡織產業從設備、材料、到工藝及相關技術創新的盛會。
本次展會的另一大特點是“產”、“研”對接,務求實效。新技術的開發,最重要的是要能夠轉化成生產力,在行業內有應用價值。主辦方還將借助展會平臺為研發機構與生產企業的對接與合作創造條件,建立產研“直通車”,從而有效地幫助科研院所和高校將新技術向企業進行成功的轉移,同時使企業在引進、消化、吸收新技術的同時積極培育自主創新的能力,促進企業實現技術的跨越式發展,最終形成新興技術為產業發展服務,行業市場需求帶動技術創新的互動局面。(傅蓮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