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鈺洲:三大因素帶動產業升級
- 在日前舉行的“中國紡織經濟分析與展望”主題年會上,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用一組翔實的數據對2006年的整體運營進行了分析展望,杜鈺洲表示,三大有利因素將帶動產業升級。
內需是發展的第一動力
杜鈺洲認為,如果中國沒有這么大的內需,就不會有今天的局面,出口也沒有這么大的競爭力。從2001年到2004年這四年,也就是上一個五年計劃的前四年,根據國家統計局抽樣調查,城市居民人均支出在衣著方面每年增長10.72%,鄉村居民年人均增長6.76%,整體年均增長12.38%,超過GDP的年均增長8.86%。從規模以上企業的出口交貨值來看,所占銷售的比重逐年下降。
杜鈺洲說,有些外國朋友認為,中國企業這么大,這么有規模,就是為了把世界都壟斷。我們告訴他們說,我們沒有這個意思,也不可能這么做。主要是中國市場需要,中國市場不僅需要我們自己的品牌,也需要外國的品牌。2005年1-10月,出口交貨值只占銷售產值的28.96%,這個數字在2000年的時候是33%,下降這么多就是因為內需大,因為出口主要還是規模以上企業。
杜鈺洲指出,按照國家統計局的數字,2005年1-9月,全國商品零售總額增長12%,其中紡織品增長21%,衣著增長21%,都說明隨著國內生活水平的提高,全面的小康社會對于衣著消費的要求更高了,對文化的要求也更高了。人們需要在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服裝,一天要有幾套服裝。內需除了衣著以外,還有產業用紡織品。隨著住宅數量的大量提高,衣著里包括家紡、產業用紡織品都大有前途?,F在的鐵路、水利、交通、建筑、機械行業都很發達,產業用紡織品前途很廣闊。
全球化對我們有利
杜鈺洲說,取消配額后,2005年1-10月,我國對歐美出口占33%,而2004年底設限的31個品種占對歐美出口總額的21.8%,占全部出口的7.28%,這便是我們受到制約的部分。
杜鈺洲認為,取消配額給我們帶來的最主要的變化是我們有了釋放的機會,現在即便是特別保障,也還要保證我們每年最基本的增長。這個釋放期是短暫的,將來還會走上平穩,取消配額在本質上延長了我們的釋放時間。而從國內來看,取消配額以后,大批優秀的民營企業,自營出口大幅度增長,2005年1-10月,民營出口增長64%,過去你生產再好沒配額,人家不敢買,你也賣不出去,現在可以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