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商標申請居發展中國家榜首
- 去年申請國際商標注冊1334件
中國國際商標申請居發展中國家榜首
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05年度該組織創紀錄地受理了馬德里國際商標申請33565件,比上一年度29459件的申請量增加了13.9%;而發展中國家所提交的申請量則比上一年度增加了30.6%,其中中國躍居發展中國家榜首。
該報告顯示,以申請總量來說,德國國家商標局提交了5802件申請,占總數的17.3%,排列榜首;然后按序排列為:法國3497件,占總量的10.4%;美國2847件,占8.5%;荷比盧2426件,占7.2%;意大利2340件,占7.0%;瑞士2235件,占6.7%;歐共體1852件,占5.5%;中國1334件,占4.0%,中國的申請總量排名第八位,也是被列入排名前八位的唯一發展中國家。
與此同時,該報告的另一組數字更加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為使已注冊國際商標在世界范圍內受到有效保護,去年有不少國家通過“后期指定領土延伸辦法”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提出申請要求拓展受保護國家的范圍,與2004年比,這樣的案例增加了19.6%,創下歷史新紀錄,其中中國通過“后期指定領土延伸辦法”提出需要拓展保護地理范圍的國際商標多達13576件,比2004年的9262件增加了46.6%,無論從提出申請的總量還是增長的速度都位居全球第一。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卡米爾·伊德里斯博士表示,全球各個成員國要求注冊國際商標的數量一年比一年多,這說明“馬德里體系"已越來越融入到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具體戰略中,表明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重視利用知識產權制度創造財富這一戰略手段。他相信隨著該體系帶來的各項具體商業利益的逐一兌現,這樣的發展趨勢還將繼續保持下去。
據悉,中國于1989年和1995年分別加入《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及《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有關議定書》,成為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體系成員國,為中國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并在其他國家有效保護自己商標權益開通了一條方便、快捷、省錢的商標國際注冊通道。從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統計數據看,自中國成為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體系成員國以來,中國企業利用馬德里體系申請商標國際注冊的數量逐年增加,尤其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參與到了國際市場競爭中,并由于許多企業的著名商標已經在“馬德里體系”注冊,從而及時有效地在其他國家獲得了對本企業商標的權益保護。(趙劍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