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服裝與民間復刻
- 外貿服裝
你一定在街頭看到過許多這種招牌,這些店鋪無論規模大小,服裝種類卻不少,其中不乏世界名牌的服裝飾品,如果您問這些店的老板,他們會告訴你這些品牌服裝都是委托國內的廠家生產的,由于要算上生產過程中的損耗,產量肯定要大于實際出口量,于是就有了剩余產品流入市場.可是真有如此之多的剩余產品嗎?
是有許多家專門做外貿服裝的工廠在為國外品牌代工,可是一般國外品牌委托國內的加工時,都要與工廠簽訂一份非常完善的合同,其中就包括不準許生產企業私自處理銷售他們的產品.加工企業一旦違約,就將失去一個大的客戶,還要承擔巨大的索賠,整個企業很可能會就此倒閉,所以一般的企業不會因小失大.這是其一。
其二是能夠得到國外品牌委托訂單的工廠一般都有良好地品質管理,生產過程中不會出現大量的損耗,加上由國外品牌根據具體需要提供原料.所以最終不會有大量地剩余,即使對于有質量問題的產品,問題嚴重的就直接銷毀,問題不嚴重的就處理給自己的內部員工。
那么這些打著售賣"外貿服裝"招牌的店鋪里那么多的商品是哪里來的呢?就是真假兩種。
第一種:假貨!!!分ABC三等
粗制濫造的C貨基本都是小廠自己的創意,常見于城鄉結合部或逛菜市場的老媽媽們的身上,曾經看到一位剛買完菜的大媽身上穿了一件很花的連衣裙,仔細一看是dior的momogram花紋,差點背過氣去。
不過這種也是最好笑的,可以見到許多很多人家根本沒出過的產品,如廁紙筒和帽子等,還有就是改動品牌的標志或名字的產品,如把PUMA的豹改成豬,DKNY變成OKNY等.這種售價比較便宜,一般在真品的幾百分之一。
而所謂的B貨比較普遍,基本是品牌有過的產品,質量好一點的就更難以在第一時間分辨出來,不過還是可以通過一些方法鑒別出來,如細節處的做工還是比較粗糙等.售價一般在真品的百分之一到到幾十分之一。
A貨比較少,由于制作比較精良,成本很高,導致售價也不便宜,盡可能照搬品牌的款式,用料等,在很多時候真可以以假亂真,曾經聽一位老板說過,如果能拿到真品的用料,他能讓工廠做出比真品還要好的產品,這里面有多少水分我們不知道,但是許多沒有得到出口訂單委托的工廠也確實有這樣的實力.售價一般在真品的十分之一。
這種其實比較可惜,去仿冒人家的東西不如做自己的品牌,要知道許多國外的牌子也是互相"借鑒的",只是印了自己的標志而已,比如vans的sk-hi8系列被許多鞋廠所采用,nike的許多鞋款也被bape復刻過許多個版本。
第二種:真貨!!! 也分為兩種
一種是真品,但不一定是外貿的出口訂單,大部分是在國內發售的產品,即便有一些人能憑著熟人或特殊關系從工廠里面可以拿到一些真的剩余產品,也是殘次品,如染色不均問題等.如果有一定量的真品的話,只可能是一些過期庫存商品.外貿的就更少了,這種貨由于是懂行的人拿到的,量也非常的少,價格也不見得便宜。
還有一種也是真的,但其實根本不是外貿的服裝,一般消費者會以為,洋人要的東西肯定款式新,質量好。
所以這些"外貿服裝店"就是抓住了消費者對出口產品盲目信任的這種心理.買的是不知道哪里的小牌子,這種就質量有好有壞,款式一般比較難看.和我們基本沒有什么關系。
民間復刻
民間復刻版,潮人王給這類起了一個比較好聽的名字,其實就是有人拿樣衣,然后發給工廠做出產品,最后貼一個自己做的牌子,這種很多是國外熱賣的,或潮流雜志上介紹過的,款式絕對仿到十足,但質量就介于B貨和A貨之間,有時還不如B貨,夏季服裝尤其常見,一般穿2個月到一個季度就不能穿了,冬季商品好一些,偶爾也有精品,這就要看下單人的品味質管做的好不好了。
民間復刻版開始時確實有很多是外貿的樣板,由于潮流服飾是近幾年才在國內的大城市發展的比較快,民間復刻版就不在局限于外貿的樣板了,有些是國外委托訂單的樣版,有些是從國外直接買來的,有些是根據樣板做輕微的改動,有的就是仿了個簡單的樣子,剪裁和用料都很一般,只是看起來不錯而已,穿上就未必舒服了。
目前潮流店鋪比較以前多了很多,但售賣貨品的質素還不是很高,原版貨很少,主要都是民間復刻版,各位潮人所能買到相當一部分服飾都屬于這種,這當然和國內消費水平有關系。
模仿和拷貝前人的過程不可避免,但潮流文化是一個創意的產業,走出自己的路才能發展下去,中國對知識產權越來越重視只是外在的壓力,表達年輕人的想法和態度才是潮流文化的重點.其實國外的許多街頭品牌也是從開自己的店,買別人的東西開始,最后做自己的品牌.我們很高興地看到一些店鋪已經開始了這種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