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行市場 用好第一塊敲門磚
要做好一個市場,僅有正確的產品是不夠的,你還必須在正確的時間、場合,用正確的方法成功地抓住顧客的心。
要做好一個市場,僅有正確的產品是遠遠不夠的,除此之外,你還必須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場合,用正確的方法成功地抓住顧客的心。從1995年開始,出于公司發展的需要,公司把目標放在了國內的一些生產企業上。由于當時部門中負責銷售的就我一個,所以開拓市場的擔子一下子就落到了我的肩上。
我們的產品在國際上是很知名的,但在國內還是有很多企業對我們的具體情況不了解。困難緊接著也就來了,首當其沖,必須要讓大家先真正認識我們的產品,因此,我們只能一家挨一家地去找客戶,其壓力可想而知。而且,剛開始的時候,較知名的企業老板都不愿意跟我們正式地談,怎么辦呢?那就敲門去吧。
但是,敲門也不簡單!你根本就不知道該敲哪個門、該找誰!運氣好的時候,找著了人,可往往是剛講兩句,人家就又把你給推辭了。遇到客氣點的,聽我們說完,還會說:“你們產品確實不錯,可我們公司現在沒有這個經濟實力,等以后有機會再說吧。”遇到不客氣的,壓根就不會聽你說。說實在的,由于剛剛進行角色轉換,那時的我心理承受能力也特別差,常常覺得自己委屈。我覺得,你是客戶,我尊重你,那我也希望能得到起碼的尊重。但是,委屈歸委屈,那種委屈當時我還真沒法說,也不能表現出來,因為如果我都這樣了,那下面的人就更沒信心了。這種碰壁而委屈的生活一直持續了好一段日
子。最后,我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必須要找到一種更好的方式,于是我就努力找。
后來,我終于找到了第一塊敲門磚!
通過活動可以認識很多高層的領導,這是一條直接通向客戶的捷徑。
有一次,我無意中參加了一個服裝行業協會舉辦的活動,在那兒我看到了好多平時想見出見不到的公司的領導。突然,我的靈感一下子就來了!我對自己說:哈,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如果能夠通過這條路來跟客戶溝通的話,效果一定會好得多!因為行業協會每年都有許多的活動,每次活動,當地一些知名服裝企業的領導幾乎都會參加,那么就可以借機向他們推介我們的產品了。最終,我通過贊助的形式進入到了行業協會活動中來。
參加了一次活動,效果就彰顯出來了。通過活動,我認識了很多企業的高層領導,還可以和他們成為朋友。還有一個好處,它提供了一些與業內人士交流的機會,這讓我很輕易了解到許多行業內的消息,如哪家公司今年效益特別好、明年有些什么想法,后來,我覺得這種活動對于我們實在太重要了,因此我干脆就人了會。
入會之后,我就開始通過在活動中發言來介紹我們的產品,進而樹立產品形象。如同預料的一樣,效果相當不錯。各家企業的領導們很快就都認識了我的產品,甚至后來大家都記不住我的名字,而干脆就稱呼我"XX(該產品名稱)小姐”,整個行業都知道我了,我們的推銷工作也順利多了,業績也就隨之提高了。后來有很多別的產品也學著我這樣做。
打開銷路后,我覺得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再參加此類活動意義不大,就開始把精力花在其他地方,而很少參加行業活動。這種狀況持續了‘段時間后,我突然發現:不行,活動必須還得堅持參加。為什么呢?因為相繼就有很多人打電話來問:你們公司是不是不行了,你那么積極的一個人怎么在活動上就消失了?這之后,每次協會的活動我就又參加了,并且不管身在哪里我都要力爭趕去參加,就算是上午亮亮相、下午就走也要參加,而且,不管花多少錢我每次都要在上面發言5-10分鐘。
一路走過來,我感受到,與以前上門推銷不同的是,通過從協會這個高層來開展銷售,可以很容易就贏得大家的注意,還有尊重,做起推銷來也就事半功倍了。
關鍵的一步,是能讓客戶與自己成為朋友, 中國始終是個講究人情關系的地方,通過朋友的圈子會使銷售的道路更加寬廣通達。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有一步非常關鍵,那就是如何讓客戶成為你的朋友。因為盡管通過行業協會你能夠認識很多客戶,但是能不能成為朋友就要看你自己的能力了。在這方面,我有一套“5分鐘法則”。我去拜訪的時候很多老總電經常說自己很忙,我就對他說:你給我5分鐘,5分鐘我就走。5分鐘后,我百分之百按照約定立馬就走。雖然當時可能他并不會要我的產品,但是這樣卻給他留下了—個守時守信的好印象。后來,你就會發現,這個印象對于你們成為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和朋友有多么重要!
當時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我去拜訪國內一家大型服裝制造廠的老總,他當時也說自己挺忙的,我就讓他給我5分鐘。開始的時候,一看那些來聽我講的入,我的心就涼了半截,來的都是辦公室主任之類的人,沒有一個懂技術的,聽了也白聽,講了也白講。可當時我出來不及考慮這些,還是按照我所準備的開始講。講了不到兩分鐘,那個老總就說:“小陳,你稍微等我一下,一會接著講。”隨后就陸陸續續來了很多人,當時我想:是不是覺得不好意思而找些稍微內行點的人來聽聽就算了。但馬上我就意識到,事情并不是像我想象的那樣,因為當時來的那些人可全都是公司的項目工程師,而且按照那位老總的話:我講的確實是他們“想要了解的東西”。那一次,我破例沒有遵守5分鐘的承諾,而是應邀講了整整兩個小時。在那兩個小時里,我為他們帶去了新的理念和整個行業的
發展趨勢。那次之后,他們就成了我們公司的忠實客戶,而那位老總和我也成了很好的朋友。
我正和一家日本公司談判,希望他們投放中國市場的產品能夠采用我們的技術,但是日本公司卻說國內客戶并沒有用我們產品的需求,現在我已經和國內的幾大廠家談好了,我要和他們一起去跟日本人說我們有這個需求。對于我來說,這又是一個新的市場、一個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