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勞動力市場情況報告
1989年之后,如所有處于轉軌國家的情況一樣,羅馬尼亞的勞動力市場曾一度處于不穩定狀態,很多人到西歐其他國家打工,勞動力流失比較嚴重。2000年之后羅馬尼亞按照歐盟規范對勞動力市場的法律進行了修改,勞動力市場也漸次步入正規。
一、基本概念
羅馬尼亞法律規定的勞動年齡為15—64歲,關于勞動力的主要概念主要涉及:有勞動能力人口、就業人口、失業人口、無勞動能力人口和失落人口。
1.有勞動能力人口包括在參考期限(通常為一周)內能夠通過勞動進行產品生產和提供勞務的所有人,包括就業人口和失業人口。
2.就業人口包括15歲(含)以上在參考期限(通常為1周)內至少進行1個小時的產品生產或提供服務并以獲取工資收入、實物收入或其他收益為目的。
3.失業人口是指15歲(含)以上在參考期限(通常為一周)內同時滿足以下條件的人口:無工作崗位且不進行以獲得收入為目的活動;正在尋找工作崗位且連續四周通過各種方法嘗試再就業;如果能立即找到工作,在15天之內能開始工作。到2005年底,羅登記失業率為5.9%。
4.無勞動能力人口包括在參考期限(通常為一周)內沒有進行至少1個小時的工作并且也并非失業人員,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學生或大學生;離退休人員;家庭主婦;由其他人或國家撫養或以其他收入為生的人。
5.失落人口是指雖有勞動能力但因對勞動力市場持悲觀態度并未尋找工作的人。
二、就業和失業情況
2005年11月底,羅馬尼亞各行業總就業人數為453.8萬人,其中農林牧副業就業人數14.1萬人,工業領域就業人數167.1萬人,服務領域就業人數246.4萬人,服務業當中建筑業就業人數為35.6萬人,批發零售、汽車修理等行業從業人員為64.8萬人,郵政和電信業從業人員7.6萬人。同時,羅國外(主要是歐盟國家)打工的約200萬人。
工業領域當中,主要機電產品行業從業人員情況如下:機械設備(包括電子和光學設備)制造業人數為10.5萬人,計算機和辦公技術設備,2800人;電子機械和設備,8.2萬人;收音機、電視和通訊設備制造業從業人員7900人;精密醫療設備、光學成像設備,1.4萬人;公路運輸工具,6.2萬人,非公路運輸工具,6萬人。
2005年11月底,羅馬尼亞的失業率為5.7%,登記失業人數為50.48萬人,其中女性失業人數為21.74萬,失業率為5.2%,男性失業人數為28.74萬,失業率為6.2%。
加入歐盟后,羅公民外出打工的機會更多,而隨著羅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勞動力特別是高素質勞動力的需求將趨旺,因此,總體就業水平將提高,失業率進一步降低,不少領域有可能出現勞動力供應缺口。如目前紡織服裝業企業很難在當地招到熟練工人。
三、工資情況
1.平均毛工資收入。2005年12月,羅馬尼亞平均毛工資為305歐元(1121列伊)。按行業看,農業和狩獵為192歐元(706列伊);林業為1437列伊;工業領域平均工資為391歐元(1084列伊),服務業當中,建筑業平均毛工資為253歐元(931列伊);批發零售、汽車修理平均毛工資為249歐元(917列伊);郵政和電信業平均毛工資為486歐元(1788列伊)。
其中主要機電產品行業從業人員平均毛工資收入情況如下:機械設備制造業(包括電子和光學設備),303歐元(1115列伊);計算機和辦公技術設備,198歐元(728列伊);電子機械和設備制造業,274歐元(1006列伊);收音機、電視和通訊設備制造業,584歐元(2148列伊);精密醫療設備、光學成像設備制造業,345歐元(1268列伊);公路運輸工具制造業,344歐元(1265列伊);非公路運輸工具制造業,378歐元(1391列伊)。
2.平均凈工資收入。2005年12月,羅馬尼亞平均凈工資為231歐元(848列伊)。按行業看,農業和狩獵為150歐元(551列伊);林業為297歐元(1093列伊);工業領域平均凈工資為225歐元(828列伊),服務業當中,建筑業平均凈工資為192歐元(707列伊);批發零售、汽車修理為190歐元(697列伊);郵政和電信業為360歐元(1322列伊)。
其中主要機電產品行業從業人員平均凈工資收入情況如下:機械設備(包括電子和光學設備)制造業,232歐元(852列伊);計算機和辦公技術設備制造業,150歐元(553列伊);電子機械和設備制造業,212歐元(780列伊);收音機、電視和通訊設備制造業,446歐元(1640列伊);精密醫療設備、光學成像設備制造業,258歐元(949列伊);公路運輸工具制造業,261歐元(960列伊);非公路運輸工具制造業,284歐元(1043列伊)。
羅工資水平在歐洲處于較低水平,2007年入盟后,將按照歐盟的統一要求,將工資水平提高至歐盟標準,但是這個進程恐怕要持續相當長的時間。學者認為,就2004年5月1日加入歐盟的10個新成員國而言,要達到歐盟的生活標準大概需要16—41年不等的時間。
工資的增長并不是由慣性決定的,它需要與企業的生產力相匹配。當員工為企業所創造的價值超過了企業對他們的支出,才有可能提高工資。羅馬尼亞總理特里恰努在2004年大選前曾預測平均工資會在加入歐盟后的3年內增至500歐元。還有的專家認為,到2010年,羅馬尼亞的平均工資會比目前高出2倍甚至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