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建設創新型企業——訪通宇控股集團董事長陳曉青
通宇控股集團在“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541工程,實現大跨越,要依靠科技進步和企業創新,推動企業快速健康發展,努力建設創新型企業。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專訪了通宇控股集團陳曉青董事長。
陳曉青董事長說,當今時代,全球科技革命蓬勃發展,科學技術決定著一個企業的發展進程,影響著企業經濟、文化、人才的建設,改變著企業的工作方式和生產方式。科技的競爭,從來沒有像現在激烈;科技的作用從來沒有像現在突出。我們要把握社會和國家予以的政治、經濟、科技的優勢和機遇,研發出高端產品,搶占高新技術市場。現在我們還處于全球產業鏈中的中低端階段,我們還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和養分技術,沒有核心技術就缺乏核心競爭力,就不可能從根本上擺脫受制于人,被動落后的局面。最近,歐盟對我國又實行新一輪的“反傾銷”制裁。發展的事實告訴我們,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刻不容緩,突破技術瓶頸的制約刻不容緩,提高高科技綜合競爭力刻不容緩,加大人才的培育刻不容緩,制定出“541”工程的奮斗目標也刻不容緩!
陳董結合通宇的情況說,十五期間,我們實施了863計劃,堅持走科技化路,吃科技化飯、創科技化產品,優化產業結構,使企業脫胎換骨,先后有13種產品取得專利權,近30種產品通過省級新產品鑒定,10個產品獲得得省級高新技術產品,并取得浙江省名牌產品、全國知名商號、全國質量管理先進企業等稱號,TY—B211電腦四自動高速平縫機被美國皇家博物館收為館藏品,也是迄今為止收藏的中國唯一的一臺縫制設備,所有這些,都為十一五加快自主創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我們也清醒的認識到,企業對研發的投入、技術水平等還不夠,我們2006年就是圍繞著爭創中國名牌而進行的各種自主創新活動、開展市場服務年活動中提升,參予國際技術、經濟的合作與競爭,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自覺性,努力在自主創新方面走在前列、與世界技術同步。
陳董說,面對新的市場形勢,我們提出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技發展的戰略點,加快實施科技興企和人才強企的戰略,努力建設創新型企業。十一五期間,企業研發經費不能低于25%,要掌握一批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要摘取“中國名牌”和“中國馳名商標”的佳冠,要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強勢產品。我們要明確創新目標,堅持自主創新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技術服務系,正確把握引時技術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的關系,鼓勵全體員工參預創新和技改,繼續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合作,多渠道的研發,推進企業技術進步,提升產品質量,提高產品的高附加值。
發展第一生產力,提高創新的能力,關健是人才,新技術的發明,新知識的創造、新學科的運用,都離不長創新型人才,擁有大批的優秀人才,就擁有先進的知識和技術,擁有雄厚的智力資本,就擁有巨大的創新能量。我們要把造就優秀的人才隊伍,切實抓好培養、吸收和使用三個環節,加快培養高技術人才,構建創新型團隊,充分發揮人才在自主創新中的關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