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消費進入快速增長期
- 近年來,我國國內紡織品消費增長迅速,但人均紡織品消費水平仍然很低,2004年僅為5.5公斤/人,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公斤,更遠遠落后美、日、歐盟等國家或地區。表明中國國內紡織消費市場尚有很大的潛力,消費增速也還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根據發達國家經驗,人均GDP從1000美元增長到3000美元時,紡織品的消費將進入快速膨脹階段,尤其是纖維消費。纖維消費水平與人均GDP存在很強的正相關關系,經濟發展水平越高,人均纖維消費量越大。近十年來,隨著經濟持續增長,中國人均纖維消費量穩步上升。1995年人均纖維消費量為4.5公斤左右,2002年增至6.6公斤,2005年則進一步上升到了7.7公斤,國內纖維消費的增長量也已達到世界同期消費增長總量的1/3(如圖1所示)。2003年中國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預示了中國紡織產業戰略發展的重要機遇,中國紡織消費即將進入快速增長期。
中國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1/5。人口眾多,不僅可以有效發揮勞動力資源豐富的自然條件,增強紡織行業的比較優勢,更為重要的是,它形成了國內紡織品巨大的市場需求。此外,中國國土遼闊,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也給紡織服裝生產商細分市場創造了很好的條件。以產業用紡織品為例,產業用紡織品在國外被稱為“技術性織物”,這種產品的附加值較高,雖然目前國內市場需求較小,2002年消費量僅為208.1萬噸,但隨著工農業生產的快速發展和國家對基礎設施投入力度的加大,未來市場潛力將大大提高,預計到2010年消費量將達到314萬噸。
中國已經確立了新世紀前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到2020年GDP將比2000年翻兩番,達到4萬億美元。目前國家正在進行的西部大開發、振興老工業基地和不斷出臺的一系列產業結構升級措施和建議,有助于發揮區域和產業的比較優勢,縮短東西部經濟差距,推動國家經濟健康和諧的發展,從而促進產業的和諧快速增長,這無疑會帶動產業用紡織品消費需求的高速增長。同時,國家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政策,切實解決農民的增收問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也會相應帶動衣著類紡織品的消費增長。筆者根據歷史數據的回歸分析預測,到2010年中國國內紡織需求將突破14000億元,未來十年,將是中國國內紡織消費快速增長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