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計劃在2010年前大幅提高其紡織服裝的全球市場份額
- 印度媒體報道,印度在全球紡織服裝出口市場的份額預期從0.5%提高至1%,每年的出口額將達到35億美元-70億美元。印度服裝出口中幾乎有70%輸往美國、歐盟和加拿大,紡織品出口中有44%輸往這三個市場。
一份研究報告稱,印度紡織品和服裝工業有潛力在2010年之前生產850億美元的商品,國內市場消化450億美元,出口400億美元。由于具備勞動成本競爭優勢,熟練工人和強大的設計能力,因此印度很可能達到這個目標。
印度紡織服裝工業需要改善的主要方面包括:生產力、質量、產入成本、設計技術和企業規模,供應鏈整合等。
在中國、土耳其和巴西每公頃棉田產棉超過1噸,而印度每公頃僅產棉0.3噸。
中國、美國、印度、巴基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土耳其有棉花資源優勢。
中國、印度、越南和巴西具備絲的原料優勢。
澳大利亞、中國、新西蘭和印度占據羊毛原料優勢。
中國、印度、印尼、中國臺灣、土耳其、美國和韓國占有人造纖維優勢。
中國的成本優勢表現在變形紗生產、針織紗生產和梭織彈力面料生產方面,巴西的明顯優勢在梭織環錠紡紗生產方面。印度的長項在生產梭織環錠紡紗和針織環錠紡紗面料方面。
中國、印度、巴基斯坦、中國臺灣、巴西和印尼將成為后配額環境中的贏家,而在2014年之前,歐盟、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和日本將是輸家。
決定市場份額增減的因素是成本、質量和交貨時間。中國、印度預期在短時期內將目前的市場份額繼續提高。據美國商務部稱2005年1月-6月,印度在輸美紡織品國家中的增長幅度排在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