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紡織業再次要求WTO在多哈回合談判中將紡織品列為特殊行業
- 包括美國全國紡織組織總會(NCTO)、美國制造貿易行動聯盟(AMTAC)在內的9個美國紡織組織近日聯合致信WTO市場準入談判小組主席斯蒂芬森,要求WTO在多哈回合談判中將紡織品列為特殊行業。
信中,9個美國業界代表首先介紹了美國市場在國際紡織服裝貿易中的地位,稱,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服裝市場,每年批發金額超過2000億美元。2005年,美國紡織服裝市場進口達890億美元,占美國市場總銷售額的45%,占全球進口總額的20%。美國通過大范圍貿易優惠安排,給予80多個國家免關稅、免配額待遇,其中多數為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去年美國紡織服裝產品出口為170億美元,為世界第三大紡織服裝出口國。美業界代表認為,基于以上情況,根據2005年12月達成的《香港宣言》第16款,美國業界的意見是具有分量的并應受到足夠的尊重。
接著,美業界代表列舉了要求將紡織品列為特殊行業的理由:
1.全球紡織服裝貿易極其重要、敏感,非農產品市場準入(NAMA)談判不能很好地處理該領域的問題。紡織服裝產業是世界上最大的產業之一,貿易額約為4400億美元。據聯合國統計,102個國家進口紡織服裝產品,而104個國家出口此類產品。此外,多哈回合談判關系到全球紡織服裝工人的生計問題,若不能處理好,將加重發展中小國及最不發達國家的經濟及社會危機。
2.紡織服裝貿易領域內的市場準入體制羸弱、貿易扭曲。美國對紡織服裝進口提供了慷慨的準入條件,而美國出口商在進入海外市場時往往遇到比美國高8-10倍的關稅壁壘。美業界認為,NAMA目前制定的最終框架實際上是在支持和保護這種關稅上的巨大差異。因此,將紡織業談判獨立于NAMA之外,將有助于改善該領域的關稅不平衡。
3.將紡織品特殊行業可以減緩關稅減讓給貿易優惠安排帶來的沖擊。美國及歐盟各自擁有種類繁多的貿易優惠安排,許多弱小國家從這些安排中獲益,美國也依此出口面料及布料。如果引入非農產品市場準入中的關稅減讓公式“瑞士公式”,將破壞這些優惠安排,使許多發展中國家失去市場,并造成失業。
4.鑒于個別紡織大國通過低估貨幣及不良貸款來壟斷全球紡織服裝貿易,美業界代表認為,紡織品特別談判必須采取必要措施,使全球紡織服裝貿易有序、公平、長期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