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制設備升級凸顯石獅服裝產業提升
- 作為紡織服裝重要的生產基地,每年春節過后,招工和整修、添置縫紉設備是服裝生產企業兩項最重要的工作。記者在市區幾家規模較大的縫制設備銷售公司和銷售店了解到,采購新設備及其配件的人絡繹不絕;記者在另外幾家銷售二手縫制設備的店里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店里堆滿了舊平車等設備,卻少有人問津。店老板感慨:二手設備生意越來越難做了!
舊設備賣的多,買的少
據了解,石獅及其周邊銷售縫制設備的企業大大小小有上百家,其中80%%的企業以銷售二手設備為主,生意一度十分紅火。歲末年初都是縫制設備的銷售旺季,大企業要增加設備,小企業要更換設備,二手設備也不例外。這幾年二手生意日漸冷清,特別是去年底和今年初,本應是縫制設備銷售旺季,可是,絕大多數二手設備銷售店都是門庭冷落。一位店老板告訴記者,今年賣舊設備的服裝企業多,買舊設備的服裝企業少,二手設備是供大于求!這位老板接著說:其實,這幾年二手設備的生意每年都在下滑,賣二手設備的店都在虧損,一千元錢買來,800元錢賣掉,不虧才怪!去年又有好幾家關門了。記者問:是什么原因使得二手設備生意難做?老板笑著說:人們手里有錢了,當然要買新機器,新機器當然比舊機器好用啦!
這位老板的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全面。記者通過幾天的走訪,發現舊設備的銷售市場的確十分不景氣,且不說小的二手設備銷售企業或關閉、或轉行,有個別以銷售新機器為主的大型縫制設備公司也把少量的舊機銷售生意停掉了,全部改做新機銷售。這種情況折射出一種令人驚喜的勢頭:石獅及周邊紡織服裝業已經在逐步升級,企業的質量意識、品牌意識和發展意識都在大幅度地增強和提升。
福誠縫紉公司年輕的董事長林宏楠認為,以前,二手設備之所以走俏,主要是因為價格便宜,服裝企業的老板認為只要能做出服裝就行,哪怕做出的服裝質量差一些也沒關系。現在不一樣了,服裝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質量差的服裝根本無法參與市場競爭,要提高產品質量,好的設備是基礎。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現代化、自動化程度高的設備,還可以極大地降低勞動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用工難的局面。所以舊設備逐漸淡出市場也是大勢所趨。
電腦縫制設備大行其道
據悉,自動化程度較高的電腦縫制設備已經成了服裝企業普遍使用的設備,而那些自動化程度低的設備自然受到冷落,其中包括舊設備。在新設備的銷售中,雜牌設備的銷售量明顯下降,品牌設備的銷量直線上升,原因是:雜牌設備質量不穩定,影響產品質量。這幾年,電腦平車已經在服裝生產企業得到普遍應用了,就連價格昂貴的自動裁剪系統也被引進到泉州服裝生產企業,顯示了泉州服裝企業提升產品檔次的強烈愿望和雄厚的實力。據林總介紹,目前,泉州地區幾家大型企業已經擁有近10臺自動裁剪機,一些大公司還引進了廠區物流管理系統,極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產品質量也相應得到了大幅提高。一家使用自動裁剪機的車間負責人說:原來的裁床需要三個人,裁好之后還要幾個人分包,而現在只需要兩個人就夠了,拉布、裁剪、分包自動完成,不僅降低了勞力成本,而且準確性很高。
有人說,紡織服裝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科技含量低,勞動力短缺,競爭激烈,市場發展空間不大,屬夕陽產業。泉州作為紡織服裝重要的生產基地,也應盡快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向高科技行業轉化。前不久,泉州市有關部門曾就紡織服裝業是否還有發展空間進行了市場調研,結果發現:紡織服裝業的發展空間是巨大的!一方面,隨著中西部地區勞動力的逐漸轉移,勞動力缺乏的問題將可以逐步得到解決;另一方面,隨著生產設備檔次的提升,對勞動力的需求也會大幅減少。同時,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服裝產品及產業還有很大差距,這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大的提升發展空間。
設備要先進,管理更重要
據介紹,從泉州、廈門、上海的設備銷售情況來看,泉州和廈門、上海有一個明顯的區別:廈門、上海縫制設備的銷售淡旺季不明顯,而泉州地區每年的春節過后到四月份是銷售旺季;這說明泉州的服裝企業普遍缺乏規劃性,工廠要開工了才添置設備。那些大型企業則有企業發展規劃,根據企業發展需要訂購設備。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設備的先進與否固然重要,而管理的先進與否更為重要。
泉州紡織服裝業已經走過了近20年的發展歷程,生產設備早已更新換代,但是,很多企業仍然沿用20年前的生產管理模式,用人情管理、家族管理的多,用制度管理、大膽起用管理人才的少,制約了企業的成長壯大。2004年,日本專家難波先生應邀為泉州一些企業進行生產管理的調整和改造,將原來的整件生產模式改為流水生產,調整不合理的車間布局,改善管理模式,提高生產效率。一段時間后,經過調整的大企業將難波先生的管理方法加以推廣,而部分石獅企業又回到了調整前的老樣子,理由是:難波先生的管理方法太超前了,不適合石獅的企業。其實,不是難波的方法超前,而是我們的企業家觀念落后。值得欣慰的是,今年的情況有了很大的轉變,有幾十家企業主動要求日本專家到自己企業來進行生產管理指導,目前,日本專家在泉州的工作日程已經排到了年底。這反映出服裝企業管理意識的覺醒,也是服裝產業提升和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