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扎爾巴耶夫總統訪烏并簽署六個文件
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3月19日晚抵達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對烏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國事訪問。烏茲別克總統卡里莫夫親往機場迎接。
3月20日,兩國領導人在國賓館就共同關心的問題舉行了“一對一”的會談。雙方就烏哈關系的當前狀況及未來前景交換了意見,討論了今后如何進一步加強合作的問題。雙方一致強調兩國關系的鞏固對于維護中亞地區的安全與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并表示兩國將在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歐亞經濟共同體及獨聯體等國際組織中進一步加強協調與配合。
雙方還就如何進一步加強兩國間的經貿合作,擴展和促進兩國間的直接投資和貿易往來深入交換了意見。其中包括:進一步簡化海關和邊檢程序,合理使用運輸和水能資源,以及農產品的加工與供貨問題。兩國領導人達成一項共識――成立一個直接對兩國總統負責的“國家間協調委員會”,以促進兩國的投資合作。
會談結束后,兩國領導人共同簽署了六個文件和一個聯合聲明。這六個文件分別是:
《烏哈關于在保護知識產權領域進行合作的政府間協定》
《烏哈科技合作政府間協定》
《烏哈關于在邊境地區協調使用30.0-1000.0兆赫茲民用頻段的政府間協定》
《關于1997年6月2日政府間自由貿易協定中有關自由貿易制度例外的議定書》
《烏哈關于國際汽車運輸的政府間協定》
《烏農業與水利部與哈農業部關于相互合作、共同防治蝗蟲以及其他農業害蟲和植物疾病的協定》
簽字儀式結束后,兩國領導人共同出席了記者招待會。卡里莫夫總統在致辭中給予哈總統此次訪烏以很高的評價,并稱“國家間協調委員會”的成立是“史無前例的”,此舉必將鞏固雙方的政治對話和多領域的相互合作,并將使雙邊關系提升到一個新階段。
在談到所簽署的“關于自由貿易制度例外的議定書”時,卡里莫夫強調:“應當特別指出,今天所簽署的關于自由貿易制度例外的議定書,將有助于規范雙邊自由貿易中已采用的各種限制,并將成為下一步全部取消這些限制的重要步驟”。
烏茲別克、哈薩克獨立以來,雙邊關系發展順利,已簽署了90多個協議、協定等文件,為雙邊關系奠定了法律基礎。兩國領導人曾多次互訪。今年1月11日烏茲別克總統卡里莫夫還前往阿斯塔納,參加了納扎爾巴耶夫連任總統后的就職典禮。卡里莫夫總統盛贊哈薩克在納扎爾巴耶夫領導下所取得的成就,并稱“哈薩克斯坦所取得的成就,也就是我們的成就,它所面臨的問題也是我們面臨的問題”。納扎爾巴耶夫在答辭中也稱烏哈兩國人民一直都是相互支持的,并表示連任總統后出訪的第一站將選擇烏茲別克。
烏哈經貿關系近年來也獲得較快發展。按照哈方的統計,2002年兩國貿易額為2.63億美元,2005年則增至4.97億美元,比2002年增長了89%。哈薩克在烏的對外貿易額中所占的比重為5.3%,占第四位。按照烏方的統計,2004年兩國貿易額為4.26億美元,2005年則達到5.16億美元,平均年增幅達20%。
雙方相互投資也有所增加,根據烏方的統計,到2006年初,在哈的烏資企業共有86個,在烏的哈資企業共有73個,還有24個公司代表處。而按照哈方的統計,現在烏共有48家哈方合資企業,24個公司代表處,主要從事輕工、運輸、食品加工、建材生產等;在哈則共有106家烏方合資企業。
兩國經貿關系發展較快的原因是雙方經濟具有互補性。烏生產飛機、轎車、中型面包車和貨車、農業機械、電纜、建材、棉花、水果和蔬菜,這些都是哈薩克不產或很少生產的。烏每年還向哈薩克輸送約15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但兩國領導人都認為,雙方經濟合作的潛力還遠遠沒有得到充分的展現。為此雙方一致認為,首要的任務是簡化海關通關手續,消除貿易壁壘;其次是保障貨暢其流,消除人為設置的障礙。
駐烏茲別克使館經商參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