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開平服裝行業的老大
- 平市233家服裝加工企業中,有220家加工牛仔服裝
在開平市233家服裝加工企業中,牛仔服裝生產加工企業為220家,并形成了從單一服裝加工到原料生產、紡紗、織布、整染、服裝一條龍生產的牛仔服裝生產綜合體。目前,該市正以創新為共識,努力提升開平牛仔的產業競爭力,走自創品牌之路,讓開平牛仔更穩更好地走出國門、享譽世界。
“牛仔”的淵源
《開平工業志》有這樣的一段記載:“早在明末清初,開平的紡織和織布已較興盛,波羅、沙岡一帶家庭式紡織商就有數百家……”上世紀70年代末,牛仔最先由港臺商人引入國內,并在上海和廣州首先登陸,五邑地區緊跟其后,華僑優勢屢屢凸顯,開平國有紡織企業一時興起,服裝加工規模日漸攀升,開平織布廠的“平豐牌”牛仔面料至今在中高檔牛仔面料中占有一席。時至今日,開平市的紡織服裝業已經從當初的“小木船”發展到“大航母”,目前該市擁有近280家化纖、紡織、服裝企業,開平“牛仔”產業更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譽為“開平牛仔,時尚風采”。開平形成了原料生產、紡紗、織布、整染、服裝、洗水一系列比較完整的的牛仔產業鏈,年產牛仔服裝近1億件,出口值約20億元,出口量占廣東省的三分之一。
該市一批規模企業在全省同行的綜合實力名列前茅:奔達公司的牛仔面料獲得歐洲免檢進入資格;富琳紡織公司獲得“2003年廣東十大牛仔服裝優勢企業”;興時年生產的牛仔服裝“EASY”是歐洲五大品牌之一,與蘋果并列。如今,“開平牛仔”已成為開平的一張閃亮名片,開平依此躋身于全國五大牛仔休閑服裝專業生產基地,并獲得“中國紡織產業基地”、“中國牛仔服裝名鎮”等諸多稱號。
牛仔時尚 風起開平
到目前為止,開平市已成功舉辦了三屆牛仔服裝節,牛仔風尚小姐(先生)以各種優美的姿態漫步在T臺上的同時,也讓“牛仔時尚,風起開平”的概念逐漸深入人心。
據悉,開平首屆牛仔服裝節共有10個國家和地區的176家牛仔服裝生產廠家以及各地新聞媒體參加,服裝節全方位展示了開平的紡織服裝產業實力;2003年舉辦的第二屆中國(開平)牛仔服裝節,參觀、洽談人數達6萬人次,成交金額10億多元。“圓點牌”富琳系列牛仔服裝、“依時牌”興時年出口牛仔服等通過牛仔服裝節的品牌發布會亮相推廣,一時間在牛仔服裝界涌起一股熱潮,引來了美國、加拿大等10多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以及國內外200多家牛仔服裝生產企業;第三屆牛仔服裝節,傾注了開平市領導和產業界人士的心血,使開平牛仔服裝成為了我國牛仔服裝時尚潮流的引導者和國際同行矚目的焦點。
今年3月10日,開平市首次舉辦了“開平紡織服裝新產品發布會”,并邀請來自北京的行業高層人士,成功舉辦了“2006年中國(開平)紡織產業經濟發展論壇”,為產業的發展引入了自主創新的理念和應對國際市場的策略。
創新——開平人的共識
近幾年來,開平市委、市政府下決心把“紡織產業基地”做大、做強,立足以“園”建基地,以“牌”上質量,協助和扶持大力打造產業品牌。政府的有力推動,使該市化纖紡織業得到進一步發展,形成了一種令人振奮的產業集聚效應。
2003年,開平市在全省四個掛牌的縣級紡織基地市中率先成立了“紡織服裝技術創新中心”,把技術創新和引導企業自主創新放在了該市政府工作的層面?,F在,開平紡織服裝技術創新中心的基礎規模在全省名列前茅,中心為開平市中小紡織服裝企業提供技術咨詢、標準認證、產業信息化和產業技術管理培訓以及品牌策劃推廣等方面服務,以提高整個行業的新產品研發能力和水平。創新中心在開平市建立了全省第一個與地市技術監督職能部門合作形式的紡織服裝檢測中心,質量檢測服務和行政監督職能直接為產業集群地企業服務,是一種超前的創新行為。據悉,開平紡織服裝技術創新中心今年還將建立一個“服裝設計生產示范中心”,把計算機輔助設計手段和服裝先進的生產設備、技術引進來,為促進中小企業改善管理、提升競爭能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