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交會紡織品出口成交謹慎增長
2005年起全球紡織品配額取消,我作為紡織服裝業貿易大國,在獲得國際貿易新機遇的同時,負責任的采取相應措施,主動規范出口市場秩序。但是,歐美等主要發達國家及一些發展中國家發起的針對我國紡織品的貿易糾紛與摩擦不斷升級,美歐對我部分紡織品重新設限,部分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也相繼發起反傾銷或實施特保。這種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極大地阻礙了紡織品貿易一體化進程的全面實施,也給我國紡織服裝業發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于3月1日-6日在上海舉行的第16屆華東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反映了目前復雜的國際貿易環境對我國紡織服裝業的影響。作為我國規模最大、客商最多、輻射面最廣、成交額最高的區域性專業展會,本屆華交會紡織服裝類商品成交額18.7億美元,比上屆增長5.05%。紡織服裝出口成交總體表現謹慎,受限產品對歐盟、美國出口有增有減;歐盟、日本和美國依然是主要傳統市場,但市場多元化趨勢明顯。
本屆華交會紡織品出口成交總體表現謹慎,受限產品出口增降互現。我國紡織服裝企業已普遍意識到:面臨的貿易摩擦及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將長期存在,主要反映在企業簽約較為謹慎,展會出口成交規模增幅有限;但政府與歐美主要國家所達成的貿易協議保證了一定時期的穩定發展。本屆華交會,紡織服裝類商品出口成交僅比上屆增長5.05%,但麻制品等未受限商品成交活躍,對歐盟和美國的出口成交分別為409萬美元和156萬美元,同比增幅分別達236.4%和27.9%。
在歐美對我設限的紡織服裝類產品中,棉紗線、棉制品、化纖制品全球成交額均有所增長,其中,棉紗線出口成交額為1487萬美元,同比增長30.45%;棉制品12326萬美元,同比增長2.18%;化纖制品2907萬美元,同比增長0.97%。但對美國、歐盟出口成交有增有減,其中,對美出口成交棉紗線22萬美元,相比上屆,112萬美元出現大幅下降;棉制品 2583萬美元,同比下降5.66%;化纖制品916萬美元,同比增長46.56%。對歐盟出口成交棉制品1755萬美元,增長9.21%;化纖制品453萬美元,增長3.19%。
傳統貿易對象保持依舊,出口市場趨向多元化。本屆華交會,歐盟、日本和美國仍是我出口的三大主要地區。對上述國家和地區出口成交分別為46214萬美元、41892萬美元和34668萬美元,占全球出口市場的65.7%。對美出口成交總體下降,與上屆相比,降幅14.6%;對歐盟出口則略有增長,同比上升9.95%;對日本出口同比增長5.03%。
受歐盟、美國對我紡織品出口設限的影響,出口企業已全力開拓亞洲、非洲、中南美洲等非設限國家地區市場,努力實現市場多元化。與上屆相比,本屆華交會紡織服裝類商品對韓國、俄羅斯、非洲、中南美洲等國家和地區的成交均有較大幅度增長。特別是對俄羅斯和中南美洲的出口,同比分別增長54.19%和71.46%。
品牌建設效果體現,品牌意識有所增強。本屆華交會重視推進品牌發展戰略,加大品牌宣傳力度,品牌產品成交優勢顯現。參展企業注重將品牌建設同企業發展戰略緊密結合,發掘自身比較優勢,投入產品研發,加大創新力度,提高產品檔次,增加產品附加值,從而開拓了更高端市場與利潤空間。參展的品牌產品,有的用料簡便易得,資源優勢明顯;有的親近自然、綠色環保,符合流行消費趨勢;有的融高科技和新的設計理念為一體,均獲得了市場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