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檔服裝大多沒標注安全類別
- 幾天前,濟南青后小區的劉女士身上出現了很多紅斑,到醫院檢查后得知是內衣的甲醛和ph值超標造成的。“不可能吧,我這可是從大商場買的品牌內衣。”劉女士頗為納悶。
昨天,記者見到了劉女士的那件惹禍內衣,發現它上邊根本沒有標注任何安全類別,只有“純棉”等字樣。
去年1月1日,我國正式實施的《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就對紡織產品的生態安全性能做了明確規定,從甲醛含量的限量要求及禁用偶氨染料、pH值、色牢度和異味等方面作了規定,并依照標準將紡織品分為A類嬰幼兒用品、B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和C類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該《規定》同時指出,2005年1月1日前生產并符合相應標準要求的產品允許在市場上銷售,過渡期為一年。
商家竟不識B類標注
昨天上午,記者調查經四路的幾家中低檔服裝店發現,只有一家內衣店的其中一個品牌有相關標注,其他品牌內衣、服裝、襪子及絲巾都沒有相關標注,有的甚至連產品標簽都不完整。
幾位正在挑選內衣的女士表示,她們買內衣都是憑手感,然后再看是不是棉的,不知道什么安全類別標識。聽了記者的相關介紹后,她們都很驚訝,連聲說:“那這沒標識的內衣可不敢買了,對身體影響最大的就是內衣了。”
隨后,記者走訪了共青團、泉城路等路段的30多家服裝店,發現有不少服裝沒有標注安全類別:毛褲類幾乎都沒有標識,手套和絲巾沒有一家有標識,而床上用品僅有3家有安全類別標注。
什么是服裝的安全類別,記者詢問了幾家服裝店的銷售人員,他們都表示不清楚。昨天上午10:30左右,記者在泉城路一家時裝店發現,一件成人穿的外衣的安全類別項竟然標注的是“A”類,對此銷售人員的解釋是:“這個標注應該是表示外衣,貼身的是B類。”這樣的解釋讓記者哭笑不得,因為按照國家標準,嬰幼兒用品才是A類,而這個品牌的成人外衣竟然也是A類。
多數嬰幼兒用品無安全標注
對于嬰幼兒產品,我國規定為年齡在24個月以內的嬰幼兒使用的紡織產品。這時嬰幼兒的皮膚比較嬌嫩,更需要安全的呵護。但記者調查發現,部分嬰幼兒用品僅有“甲醛含量符合國家標準”的字樣,絕大部分沒有標注安全類別。
昨天11:00多,記者來到某商場童裝區,表示想為一歲的外甥女買一套春裝。一名售貨員推薦著相關款式,但當記者接過這些樣式新穎、質地柔軟的小衣服時,卻發現沒有一件標有安全類別。
“咱們這個服裝沒有安全類別標識能穿嗎?會不會對嬰兒的身體有什么傷害?”記者問道。隨后,售貨員找出一件帶有“甲醛含量符合國家標準”標識的套裝說:“你看,這有‘甲醛含量符合國家標準’,這就是合格的。”
按照國家的規定,嬰幼兒用品應符合A類產品的技術要求,其安全標準不僅規定了紡織品中甲醛含量標準,同時也對禁用偶氨染料、pH值、色牢度和異味等也作了規定,僅標注甲醛含量顯然是不夠的。
市民穿衣注意安全但不知標注
市民是否了解服裝安全標注事項?記者昨天隨機調查了20多個市民,竟沒有一個人知道服裝有安全分類標注的。
很多被調查者都表示,她們平時很注意服裝的料子、手感等,因為質量有保證的穿起來才安全,但對服裝安全類別標注的事則“根本不知道”。認為只要“到正規大商場買”就不會有什么事。
濟南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纖維檢驗站一工作人員表示,在買衣服特別是貼身內衣時不能只憑手感判別其安全性,一定要看服裝是否有A、B、C等安全標注。
該人士指出,無安全標識的服裝在穿著或使用過程中有幾個方面的隱患:一是織物上的游離甲醛會引起頭痛,軟弱無力,體溫變化,感覺障礙,排汗不規則,脈搏加快,皮炎皮膚過敏等癥狀;二是偶氮染料在印染合成過程中所剩余的某些芳香胺中間體,對人體具有致癌作用;三是紡織品中可能殘留的重金屬有:汞、鎳、鉻、鉛、砷等。重金屬含量過高,不僅會減弱人的免疫功能,誘發癌癥,還會引起慢性中毒,傷害人的中樞神經。(陳道霖 王首榮 穆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