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出口增速不減
- 本報北京4月2日電(記者郭麗君)“一些外國專家談到中國紡織的時候,還停留在中低檔的概念,認為中國服裝出口50%靠來料加工,中國的面料不行,實際上他們沒有看到中國紡織工業的進步。”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日前指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紡織服裝產業及纖維消費市場、最大的紡織服裝出口國,中國的紡織服
裝質量已大幅提高。
杜鈺洲在出席中紡圓桌商業論壇時說,即便是31類紡織產品受到美國、歐盟的限制,中國紡織出口還是在增長,今年1-2月比去年一季度高增長時期還增長了15.8%。現在貿易摩擦增多并不是由于中國紡織品的技術水平不高、生產的低檔產品太多。恰恰相反,如果中國紡織品是低質量,那么世界上一些國家就不需要用政治的、特保的方法來強行限制,就是因為中國服裝品質提高了、適應能力提高了他們才深感恐慌。
“中國的紡織品和服裝出口總值去年已達1175億美元,出口加工貿易的比重已不是50%靠進料加工出口了,”杜鈺洲說:“我國服裝出口去年達735億美元,加工貿易下降到27%,從紗線、面料到服裝成品全是中國造的已經占到將近3/4;紡織品加工貿易已經下降了24%,占不到1/4。”
他說,中國自己的市場也起到“紡織第一拉動力”的作用,在出口高增長的時候,占出口生產的比重卻下降了,這說明中國居民的消費水平提高了。現在我國人均纖維消費達14公斤,已是全球衣著纖維消費的最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