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企業產品結構轉變迫在眉睫
- 分析美國商務部近日公布的服裝產品進口數據,今年以來中國服裝在美市場份額與去年相比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而印度等國家份額有所上升。
"由于去年下半年我國紡織品出口形勢變化多端,在此期間成交的歐美訂單不是很多,到目前為止,三槍的幾大歐美客戶都已經從中國轉移走了。因為大公司的訂貨量非常高,需要的配額量也很大,我們很難做到。"上海三槍進出口公司副總經理譚明說,"雖然現在很難說訂單轉移是短期性的還是長期的,但是轉移走了再回來,總是需要理由的。"
競爭對手增勢迅猛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常務副會長曹新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由于我國去年與美國達成紡織品協議比較晚,今年上半年的美國紡織品訂單出現了從我國向周邊國家轉移的現象。這一點從周邊國家的出口統計就可以看出來,今年1月印度紡織品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0%左右,巴基斯坦紡織品出口也有超過30%的增幅,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國的出口增長幅度也都高于我國。
沃爾瑪深圳采購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沃爾瑪并沒有把采購中心從中國移走。然而據了解,沃爾瑪等公司的全球采購比例正在悄然生變,如沃爾瑪去年在印度的采購額翻了一番,目前,其在印度的年采購額為15億美元,印度工廠未來3年預計將為沃爾瑪百貨生產多達50億美元的產品,其中主要為紡織品。
據印度媒體報道,從2005年11月至2006年1月,印度紡織品出口增長速度已經連續3個月超過中國。"印度在紡織業發展方面可謂雄心勃勃。"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印度紡織業的發展目標是要占到全球市場份額的8%至10%,比原來翻一番,成為繼中國之后的第二大紡織品出口國。"伴隨著全球紡織品配額制度的取消,印度紡織業正發生著驚人的變化。一方面是裝備過時的紡織企業正迅速現代化,一方面是先進的、資本密集型的新型紡織產業正迅速擴張。許多生產商通過引進先進設備,建造質量和數量都達到世界級水平的生產工廠,印度在聚酯、人造纖維和原材料生產方面都取得了巨大進步。此外,勞動力成本低廉、勞工法改革和多方面政策扶持等都在推動印度紡織業的發展。
巴基斯坦《黎明報》報道稱,巴基斯坦紡織品出口增長較快,政府十分重視紡織業發展,采取了多項措施促進行業發展,包括降低貸款利率,減少紡織品制造商的融資成本;將針織業研發享受6%的政府補貼的截止日期延長至2007年6月30日;將現行的紡織機械和原材料5%的進口關稅降為零關稅;政府將部分負擔培訓熟練紡織工人的費用。
"轉單"促企業轉型曹新宇表示,我國紡織品出口面臨激烈競爭,這需要企業對自身進行重新定位,轉變產品結構。目前看來訂單轉移的品種大多以低端產品為主,我國企業應當著重發展中高端產品,尋找競爭對手的薄弱環節。
關于如何挽回失去的客戶,曹新宇表示,由于我國紡織品出口市場主要在北半球,因此企業應當著重利用上半年的時間,通過洽談,抓住秋冬季訂單,因為秋冬裝的貨值和利潤普遍高于上半年出貨的春夏裝,一件春夏T恤訂貨價可能只有幾美元,而冬季的毛衣或者大衣可以達到十幾或者二十幾美元。而我國企業加工秋冬裝相對其他國家來說也更具優勢。目前跨國采購中心并沒有從中國撤離,然而從中國采購的比例可能在減少,企業需要明確生產方向,控制風險,降低成本。
譚明表示,紡織品訂單轉移造成的后果對于企業來說是刻骨銘心的,三槍正在采取多項應對措施,不但要提高訂貨量,更要提高生產利潤。根據規劃,三槍集團將以"科技"和"時尚"為主題,提高產品附加值,拓寬非設限地區和非設限品種的出口,比如多爭取面料方面的訂單。另外,三槍目前主打的新品是含美利奴羊毛和帶有導濕等功能性的產品,大量訂單來自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這類產品貨值高,利潤也十分可觀,三槍對于這一領域發展很有信心。對于設限地區的出口,三槍也將提高附加值,消化配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