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時裝成為生活的精神符號
JeanPaulGaultier的趣味個性和Agnèsb自始至終走藝術化包裝路線的追求,證明了Prada女老板穆西婭·普拉達說的話:“現代人需要的不再只是商品,而是藝術化的生活態度。”
即便這次“法國頑童”讓·保羅·戈爾捷(J e a n P a u l G a u l t i e r)沒有把巴黎秀場的稻草和麥稈鋪在日前在上海舉行的Jean Paul Gaultier 2006 春夏時裝發布會上,這一場秀所展示出來的法式狂野和東歐鄉村風貌已足夠讓無數人傾倒。數日后,被譽為時尚界“最具斯文氣質”的法國高級品牌Agnèsb又以一場清新雋永的小型展示秀在時尚人士心里掀起漣漪。傳統大牌著力營造的華麗奢靡的生活情境讓人心生厭倦,而那些漸漸出現的、追求藝術內涵和設計師私人趣味遠大于服裝銷售本身的品牌,用一種更為內省與注重人文精神的方式正在成為風氣之先。
需要的不只是品牌標簽
我們儼然正身處一個被名牌所筑起的高大碉堡之中,一方面是旗艦店將品牌的形象堆砌得如同巨人,一方面是通過多重領域擴展勢力使自己的形象更加立體化。旗艦店這個字眼,直接令人聯想起磅礴的規模和意義:超大的面積、著名設計師的創意、完整的氛圍營造和無可挑剔的服務體系。每個國際大牌的旗艦店背后,幾乎都是天文數字的投資。如此重金打造的旗艦店,仿佛一個個永遠無法被超越的前衛空間,讓品牌的奢侈形象高高矗立。
但時尚的風潮永遠難以固定,挑剔的時尚人士又開始搜尋更多的趣味和品牌外延。正如Prada的女老板穆西婭·普拉達(MiucciaPrada)所說的:“現代人需要的不再只是商品,而是藝術化的生活態度。雖然很難說清這個生活態度究竟有多少來自自我選擇,抑或是在強勢媒體的耳濡目染之下逐漸形成,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僅僅售賣商品已經行不通了。”
一個現代人可以超越對鞋子本身質量和實用度的關注,而去體會這雙鞋子在觸覺、視覺、嗅覺甚至大腦中提供給他的美妙感受。絕不要輕視這些看似虛無縹緲的抽象聯想,這正是一個有個性的品牌最需要努力經營的部分。當一位男士選購了一對袖扣,不是沖著它是“Gucci”,而是因為袖扣上的圖案令他懷念起心愛的凡·高的畫作——這個購買理由才是品牌的良性影響力,是對設計師創意的致敬。
強烈的設計師趣味
大部分的服裝品牌因為商業化操作的關系,把設計師的個人理念一概淹沒,只浮現出那個生硬的logo供人辨識。而戈爾捷這個怪才,則把無窮強勁的個人趣味揮灑在每一件Jean Paul Gaultier 的成衣上,隨便拎起一只外套袖子,都可以感受到他的創意火花。他說過,“時裝就像房子,需要翻新”,他試過分解、再造、配搭、混合等創作途徑,將裙子穿于長褲之外、將內衣當作外衣穿、以鐘乳石裝飾牛仔褲、以薄紗做成棉花糖般的衣服……他的成功在于,每一次的創意,都并非是異想天開的搞怪和意淫,而是力道十足地把時尚的潮流一遍遍地刷新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