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服裝企業如何面對人民幣的升值
- 3月1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當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8.0309:1,再次創下自去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攬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以來的人民幣匯率新高。這也是人民幣匯率首次突破8.04:1。由此測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較去年7月21日初始調整后已累計升值約0.87%。
在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圖表上,匯改至今的人民幣匯率走勢呈現為一條鋸齒狀的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描繪了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但總體升值的趨勢。今年以來,這條曲線變得更加陡峭,顯示人民幣升值速度加快。專家認為,人民幣今年仍將維持上升態勢,這可能成為影響今年服裝出口最為突出的問題。
我們知道,紡織服裝業目前已成為中國出口創匯的第一大行業,服裝出口占紡織服裝出口的2/3左右。在此背景下,人民幣升值,服裝業成為最早也最深刻感知冷暖的領域,對我國所有產業都具有參照價值。
有關統計數據顯示,服裝行業出口依存度為60%,人民幣每升值1%,服裝行業利潤下降6.18%。在中國經濟追趕發達國家的過程中,一定會有更多的外國企業來中國投資,也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商品出口到國外。在一段時期內,外國對中國的投資大于中國對外國的投資,外國購買中國的商品多于中國購買外國的商品。有專家認為,從長遠看,人民幣對美元必然升值,這是中國經濟不斷增長的結果,是大勢所趨。
當然,人民幣升值對于不同的服裝企業影響并不一樣。對產品以出口為主、原材料主要來自于國內的服裝企業來說,人民幣升值負面影響最大;對于產品主要在國內市場銷售,原材料需要大量進口的企業來說,人民幣升值具有正面推動的作用;人民幣升值對那些原材料主要來自于國內,產品也以內銷為主的企業影響最小。
近年來,一些服裝企業為了規避貿易風險,“走出去”到外國投資建廠,對于這些企業來說,人民幣升值則是一個利好消息。
但是,中國的服裝企業大多處于凈出口狀態,人民幣升值將使中國服裝產品的勞動力比較優勢弱化,產品競爭力降低,尤其那些數量眾多的附加值較低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受到的沖擊最大。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升值后部分出口產品可能會轉到國內市場銷售,也將加劇內銷市場的競爭態勢。
從目前看,人民幣升值幅度不大,速度也很緩慢,給了企業一個穩定的預期。因為受匯率影響的企業最擔心的不是升值,而是不知道什么時候升、升多少。由于這種不確定性,很多企業的訂單、生產和投資計劃都會被耽誤。隨著人民幣的升值速度緩慢,企業也有一定調整和提高的時間,這也是外貿轉型的一個好時機。
對于中國服裝業來說,人民幣升值的過程也是加速行業進行優勝劣汰的整合進程。人民幣升值雖然將削弱中國“價廉物美”的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但優勢企業將會擴大市場份額,特別是將促使那些有競爭力的企業提高管理和技術水平,提高利潤率,逐步向高檔市場發展。而產品賣價的上升,這些會使企業有更多精力和財力,研究市場空間開發,促進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不僅有利于中國服裝品牌的發展,也有利于中國由服裝大國向服裝強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