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亞洲進口服裝影響,秘魯服裝產量下降
- 據當地媒體4月9日報道,生產部長David Lemor說,雖然與前幾個月相比產量有所下降,但2月份工業生產活動仍然可觀,這表明制造業的表現仍然是活躍的。生產部長指出,“我們是拿今年2月份與2005年同期作比較,當時的產量是相當可觀的了。當我們與一個曾經取得輝煌成就的時期做比較時,增長率顯然不會太令人滿意”。
從這個意義上他強調說,雖然是與一個具有較高起點的月份做比較,但我們仍然達到了3.6%的增長率,這是一個好消息。Lemor指出,由于國家經濟得到增長、投資者信心增強以及國家風險降低,最近以來進入秘魯的投資開始發揮重要作用。
他接下來重申,無論是哪個國家,投資者在大選階段都會暫停他們的投資活動,一旦大選結果,投資和經濟增長的節奏還會繼續,這有利于創造更多的就業。
對于2月份紡織和成衣業某些方面的產量下降的問題,Lemor指出,這是由于外國產品尤其是亞洲產品進口增長所造成的。這導致消費性物資這個分行業的增長幾乎為零,他指出,但有其他一些分行業卻出現了可喜的增長。雖然沒有透露具體數據,但生產部長仍然指出,今年第一季度成衣進口量大幅度增長,另外用于制造出口成衣的紡線也被進口產品替代,導致本國產品制造量下降。
Lemor指出,內部需求得到增長,但是紡織和成衣進口的幅度更大。之后他指出,他們部門密切關注亞洲成衣和紡織品進口增長形勢的變化,他提醒說,與中國接近的一個方案是,用承認該東方大國的完全市場地位來換取他們對于自我限制那些對我國工業較敏感的產品的出口。他指出,“這一點尚未實現,雖然還應該對進口形勢的變化繼續進行觀察,以便切實實施參考價體系,避免本國工業繼續受到傷害”。
Lemor指出,本屆政府得以讓中國對其紡織品出口進行自我控制有較大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