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股份:股權激勵第一股已符合行權要求
全景網訊(記者唐海鷹報道)中小板中捷股份(002021),作為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第一股受到業界普遍關心,4月12日上午9:30~11:30,該公司在全景網投資者關系管理互動平臺舉辦“2005年度報告網上說明會”,這一問題再次受到關注。董事長蔡開堅說,按公司披露的信息和各項指標,股權激勵已符合行權要求,但對行權時間沒有表態。
董事長蔡開堅認為,縫紉機產業是一個長青產業,因為人類只要穿衣服就離不開縫紉機。因此對這個行業充滿信心。無論是從公司在經營上逐漸顯示出來的各項優勢,還是對對公司未來發展以及保持收入、利潤的持續、穩定增長都非常有信心。董事長蔡開堅對未來的預期是:年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于10%,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于10%。
中捷股份取得一份漂亮的業績單:2005年,中捷股份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8506.79萬元,同比增長43.92%;實現主營業務利潤16822.13萬元,同比增長45.30 %;實現凈利潤5528.89萬元,同比增長59.09%。但是,該公司2005年實現的每股收益為0.4元,與2004年持平。資料顯示,2005年6月,中捷股份實施了10轉增6派3的2004年度分配方案。今年,中捷股份董事會又提出了每10股轉增3 股派發現金股利2元(含稅)的分配方案。
根據期權計劃,中捷股份對于股票期權的獲授條件和行權條件,即:中捷股份上一年度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于10%;中捷股份上一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于10%;根據《中捷股份股票期權激勵計劃實施考核辦法》,激勵對象上一年度績效考核合格。
2005年公司業績既符合董事長蔡開堅對公司未來的信心和預期,也符合行權標準。
董事長蔡開堅認為,公司近幾年來的持續快速發展已經體現公司的持續發展能力,今后公司還會進一步加大研發的投入力度,完善營銷網絡,加強品牌建設,加快培養技術和管理人才,健全激勵機制等等,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持公司未來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并采取較好的利潤分配政策,回報股東,與廣大的投資者共享公司的發展成果。
中捷股份作為全球最大的工業縫紉機生產基地之一,正在依靠自己優質的產品和強大的全球營銷網絡發展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著名的服飾行業一體化設備解決方案運營商。公司在浙江、上海、江蘇擁有三大生產基地,形成了縫紉機鑄造、機殼加工、涂裝、裝配四大工藝全部自動化的現代化無區域公司。公司已能夠生產十二大系列100多個品種的工業縫紉機,產品通過德國萊茵公司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和歐洲CE認證,出口到中南美洲、亞洲、非洲、歐洲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對于投資者關注的公司未來利潤增長點的問題,總經理李瑞元表示,2006年公司將加強與知名的服裝企業交流與合作,不斷整合市場資源。公司高端機電一體化產品屬于行業的領跑者,比如中捷的ZJ1900、ZJ5780、5790等優勢明顯。ZJ2290型電子高速曲折縫機技改項目今年可以完成,將是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副總經理張志友說,今年公司已經批量推向市場的ZJ1900,ZJ9800—D3,這些都是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財務總監唐為斌說,公司已經投產的電子控制高速套結機技改項目、鑄造技改項目已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無油潤滑電子控制高速平縫機技改項目、電子高速曲折縫機技改項目、雙針自動剪線機項目在今明兩年將逐步對公司產生效益。董事會秘書單升元介紹,無油潤滑高速平縫機技改項目尚未按計劃完成,主要原因為土地征用審批時間延長,國外設備采購、考察和商務談判時間延長。目前,設備合同已經簽訂。預計2007年上半年投產,達產后年生產能力為8萬臺。預計縫制設備行業未來兩年收入增長率至少在15%左右。
中捷股份董事長蔡開堅、總經理李瑞元、董事會秘書單升元、財務總監唐為斌、副總經理張志友、副總經理汪明健、獨立董事范富堯及公司保薦機構代表出席本次說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