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離縫制機械“強國”又近了一步
- "十五"精彩一瞥從不久前出爐的"2005年度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經濟運行分析"來看,"十五"期間,中國縫制機械行業以年平均26%的產值增長率、年平均25%的出口創匯增長率成為行業發展史上發展速度最快、質量最高的5年,2005年為其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在這個承前啟后的"規劃發展年"里,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加快自主創新、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營方式、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行業經濟運行保持了快速增長的良好走勢。據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初步統計,2005年縫制機械行業共完成工業總產值320億元,比上年增長20%;共生產各類縫制機械1550萬臺,比上年增長11%;全年出口1201萬臺,比上年增長3%,出口創匯1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4%。
"十五"的輝煌讓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對"十一五"及更遠的將來有了更多美好的憧憬和希望。
"十一五"奠定強變基礎2006年3月16日-17日,中國縫制機械協會七屆五次理事擴大會議在縫制機械生產基地浙江臺州召開,為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的發展描繪了一幅讓人振奮和期待的宏偉藍圖。
"十一五"將奠定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從大國到強國轉變的基礎!
2020年基本實現世界縫制機械制造強國的遠景目標!
屈指算來,到2020年,還要走過15年的時光。任重道遠。
從大國到強國,這是一個任重道遠的艱難歷程,僅有信心、決心、愛國之心是遠遠不夠的。為了實現這個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多年的夢想和奮斗目標,"十一五"期間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將上下求索行進在強國的征程上。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理事長田民裕指出,我們行業的發展當前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又面臨著一系列嚴峻的挑戰。"十一五"時期將是行業發展關鍵的五年,一定要有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寬廣的戰略目光,緊緊抓住機遇,應對多種挑戰,奮力開創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發展的新局面。
機遇"由大變強"是目標
本世紀頭20年是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十五"時期,是中國縫制機械工業發展歷程中不平凡的五年,也是繼往開來、高速發展的五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擺脫了上世紀末亞洲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戰勝了非典疫情的挑戰,克服了國際國內經濟環境中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行業經濟保持著持續快速的良好發展勢頭,取得了讓國際同行矚目的成績。根據中縫協秘書處發布的資料,2005年行業工業總值320億元,是2000年的3.2倍,年均增長26.2%;2005年行業產量達1550萬臺,占世界總產量的70%,使我國成為世界縫制機械名副其實的第一生產大國;2005年出口總額11億美元,是2000年的2.5倍,年均增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