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京城服裝批發市場遭遇不和諧寒流
- 近年來,由于地產業的大量介入,使得阜成門、朝陽門、木樨園等地區迅速變得“豐滿”起來。一時間大大小小的商品批發市場如雨后春筍般生長出來。比如,在京北某地區方圓不足一公里的彈丸之地,就聚集了大小十幾家電子賣場和綜合超市,基本上商家已經趨于飽和狀態。某些地區更是由于市場建設的超度,引發商戶經營的無利可圖。
4月的春天,京城的服裝批發市場也正經歷著一股不和諧的寒流。
4月9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北京南城木樨 園服裝商圈內的一家著名服裝批發市場,表面看上去雖比剛開業之際有了些起色,但與木樨園往日的繁華之景相比依舊難掩遜色,豪華的大樓,空蕩的大廳,稀疏的人流使整座商廈略顯冷清。同時記者也看到商城樓層旁側還散落著一些空置的攤位。
稍后記者來到號稱京城服裝“晴雨表”的秀水街,記者在此強烈感覺到,外國人受到的熱情招待要遠遠高于國人。攤主對走在市場里的國人愛搭不理,卻頻頻用一口純正流利的外語對過往的外國顧客招呼著生意。
一位攤主無奈地告訴記者,“國內人看的多買的少,而且價格也會砍得很低,根本賺不了多少錢,可這一月1萬多的攤費怎么辦?現在服裝市場太多了,生意比以前差遠了……”話還沒說完,她就急著招呼一位進店的外國顧客去了。記者看到,除了電梯周圍的幾家商戶看上去還不那么冷清以外,稍微靠里面的攤販都站在走道里無奈地向外張望。
想當初眾商家為了搶占攤位不惜打得頭破血流,甚至炒出300多萬的天價。時過境遷,如今的秀水街風光早已不敵昔日。
繼而聯想到前一陣朝外岳秀服裝市場幾十名老商戶關閉攤位要求降租的那場風波。據知情人透露,現在整個市場的銷售狀態非常不好,要靠旅游團的介入來幫助銷售。
記者還了解到,位于三里屯地區剛開業不久的3·3服飾大廈目前也基本上陷入一個硬撐的階段,經營狀況很不理想。
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僅木樨園商區就有大小服裝百貨批發城20余家,動物園商圈也有大型服裝批發市場七八家,北京市服裝批發城總共統計下來就有大小百余家。種種跡象都表明北京的服裝批發市場已經飽和,新建叫停刻不容緩。但是實際情況卻是,新的批發市場還在無休止的建設。據悉,今年6月份,在北亞奧核心商圈另一巨型航母服裝百貨批發城——亞奧世貿商城即將開業。而對于服裝批發行業目前現狀來看,其加入無非是加劇了這一行業的總體競爭,使眾商家本來有限的市場變得更加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