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博會閩派服飾的發展引擎
- 石獅服裝精品薈萃獨具一格
石獅是中國最早的服裝專業批發市場,閩派服裝的發源地和集散地,在以石獅為中心的閩派服裝板塊聚集了一萬多家紡織服裝生產經營企業,2005年整個板塊區域紡織服裝產值約600億元,其中紡織服裝產業產值達192億元,占工業產值的62%%,對GDP的貢獻率達65%%以上。2002年12月24日,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服裝協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聯合命名石獅市為“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稱號,標志著石獅紡織服裝產業邁上一個新的臺階,2004 2005年石獅連獲殊榮,“中國運動休閑服裝名鎮”、“中國西褲名鎮”、“中國童裝名鎮”分別授予石獅下轄靈秀、蚶江兩鎮和鳳里街道辦事處。2005年4月18日,亞洲最大服裝專業市場——石獅服裝城建成隆重開業,這是石獅服裝產業分工實行集群化、產業化和規范化引導所取得的成就。石獅服裝板塊已經實現從量的擴張向“精品薈萃特色裝”的質的跨越,其中尤以休閑類面料和服裝的設計開發和品牌運營為強項,在休閑人文的長期積淀和對休閑時尚獨到理解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創新,形成了獨具一格的“閩派”特色,并迅速成為中國休閑服裝的設計、生產和時尚中心,產品暢銷國內國際市場,茄克、運動裝、童裝、內衣出口均在全國占據主要地位。
名牌·名企·名店·名星·名師·名模
“六名工程”打造服裝名城
進入新世紀,石獅市委市政府打好綜合改革試驗區和服裝名城兩大品牌,加快現代化城市建設步伐,力爭到2008年在福建省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力爭到2010年,紡織服裝業產值達到400 500億元,全市紡織服裝規模以上企業達1000 家,產值超10億元企業達20 30家,培育1 2家銷售額超50億的大企業,全市擁有中國馳名商標7 10枚,中國名牌產品10 12個,中國出口名牌產品10枚以上。
實施“六名工程”,提升服裝名城國際影響力。“六名工程”是一項旨在推動石獅服裝產業升級及推進世界服裝名城建設的系統工程,即塑造一批具有現代經營理念和管理水準的名企業家群體,培育一批休閑服裝名牌產品,扶持一批著名的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鼓勵企業在全國開設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旗艦店,培養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服裝設計師,培養一支有水準的模特隊伍,從而提升石獅紡織服裝業整體水平。
鍛造品牌展會、引領休閑時尚。海博會已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地方專業性展會之一。依據強大的產業集群、品牌集群、明星集群效應,通過精心組織,擴大辦展規模,提高參展檔次,豐富會展內涵,提升博覽會形象,使之成為國際化、專業化,在海峽兩岸乃至亞太地區產生較大影響力和號召力的紡織服裝博覽盛會。
合縱連橫,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從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所占地位和所起到作用的角度來看,石獅已遠遠超越了地域的界限,上升為泛石獅的概念。準確地說,就是以石獅為中心,連帶晉江、泉州等地的服裝產業和服裝品牌,形成“石獅服裝板塊”,組成以“石獅板塊”為中心的“閩派”服裝方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