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織服裝發展新趨勢分析
-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品位日益提高,著裝理念也發生了新的變化,由過去傳統的注重結實耐穿、防寒保暖到轉變為當今的崇尚時尚自由、運動休閑,強調舒適合體、隨意自然又美麗大方,更加青睞于個性與時尚能夠完美結合的服裝。
針織服裝恰恰迎合了人們這些需求。事實也證明,近幾年來,針織面料以它獨特的織物風格特性在流行服飾中的比例不斷上升。針織服裝質地柔軟、吸濕透氣性能好、具有優良的彈性與延伸性,穿著針織服裝能滿足人體各部位的彎曲、伸展。穿著者會感覺到非常舒適、貼身合體、無束縛感、并且能充分體現人體曲線。如今針織服裝在時尚的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從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獲悉:無論是2005/2006年秋冬中國紡織面料流行趨勢,還是2006/2007秋冬中國紡織面料流行趨勢,無不都體現自由舒適、環保的這一主題。
2005/2006年秋冬中國紡織面料流行趨勢:
風格尊重過去,尊重自然,從歷史和生態中尋找靈感,虔誠地尋求簡單和本原。源于傳統而更加時尚,源于自然而更具科技感,將技術與需求相結合,消融經典與現代之間的對立產生創新的組合,體現實用、舒適、完美。
材質應用強調舒適、柔軟、輕質、性感和功能性,高檔的天然材質與人造纖維素纖維和大量改性合成纖維相互融合。染整成為產品設計和重構的重要創新手段。注重色彩與質地的對比。傳統的再造,強調肌理效果與組織結構。蓬松柔軟的體貼效果。厚而密實,硬挺感、防護、盔甲般的外觀提供身心安全的保障。可循環利用。新的紡織技術和后加工方式創造的似是而非的效果,奢華和略帶夸張,新穎與實用的涂層效果。功能性需求日趨增加,關注多重功能的復合。
2006/2007秋冬中國紡織面料流行趨勢:
風格2006/2007秋冬針織品以自然的外觀、舒適的手感為特色,強調天然纖維、彈性纖維、功能性新型纖維的運用,賦予了織物優異的舒適性和功能性;或采用輕質、中空等纖維,保持織物保暖性的同時,減輕織物重量,使之趨于輕薄化;紗線更加細膩、精致;組織結構更加豐富,強調多種組織的復合化和綜合利用,形成肌理豐富的外觀;功能性整理技術配合相應的組織結構獲得吸濕透氣、保暖保健、安全防護、易于護理等功能。
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21世紀的主題,“綠色產品”“生態紡織品”等概念已經大范圍進入國際服裝貿易領域。海外買家對中國出口的服裝產品生態環保要求日趨嚴格,實施綠色戰略已經是我國外貿針織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國作為一個外貿服裝出口大國,在“十一五”規劃中,也對產品結構調整提出了明確目標:針織業重點開發新型原料和環保型纖維在針織品上的應用,開發保健型針織品、針織外穿服裝、高檔針織內衣、高檔經編布料,擴大針織品出口。為了實現我國紡織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利用可再生資源開發新型原料已成為當務之急。所以針織服裝企業轉變傳統的經營思路,研發新型環保,以及再生針織材料是適應國際市場環境的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