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整體競爭力不強問題依然突出
- 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在商務部此間召開的相關會議上指出,我國產業自身存在的深層次、結構性問題依然突出,產業整體競爭力同國外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面對日益激烈的貿易領域國際競爭,我國將更加靈活有效地運用貿易救濟措施保護和發展國內產業,維護產業安全。
高虎城說,近些年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快速發展,國家扶持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力度進一步加大,國家科技創新機制、振興裝備制造業以及控制部分行業過快增長的措施逐步到位。2005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達1.42萬億美元,增長23.2%,是僅次于美國、德國的世界第三貿易大國。
但是,我國產業自身存在的深層次、結構性問題依然突出。我國產業整體處于國際分工和全球產業鏈條的低端,部分行業生產能力居全球首位,但高附加值產品少,技術含量偏低,經濟效益不高,獲取的比較利益不夠多。部分行業過度投資的不良后果已開始顯現、產能過剩問題日益突出,如鋼鐵、水泥、電力、煤炭、紡織等總體產能均出現過剩態勢。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差,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產品。而且規模普遍偏小,在管理、營銷方式以及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方面與跨國公司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較弱。
高虎城指出,維護產業安全是商務部重要工作內容之一。今年是落實“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維護產業安全工作要全面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商務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創新工作方法,努力開創維護產業安全工作新局面。各地、各行業在開展工作中應進一步提高運用貿易救濟措施等國際通行規則發展和保護自己的能力,進一步完善產業損害預警機制,為我國產業提高整體競爭力創造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