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新規為衣服“消毒”
- 4月22日,記者從市質監部門了解到,首個紡織品國家強制性標準——《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已在本市組織實施,該新規不但將為市民穿衣提供健康保障,也將引領本市服裝企業掀起“健康革命”。
近日,家住登州路的劉小姐買了一件本市某品牌的襯衣,穿了沒幾天身上竟出現了一些紅斑,經醫生診斷,原來是襯衣中所含的甲醛和PH值超標造成的。
“3月份,本市某服裝廠生產的一批服裝還被外地質監部門檢出PH值和色牢度等安全指標不合格。”市質監局紡織纖維檢驗所的有關專家介紹說,紡織品在生產過程中,添加的染料、助劑等整理劑如果殘留在服裝產品中,就有可能對人體產生危害,輕者皮膚過敏,重者還會引起慢性中毒,傷害人的中樞神經。
4月22日,在由全市40多家重點服裝加工企業參加的紡織品國家強制性標準宣貫會上,市質監部門將首個紡織品國家強制性標準———《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作了介紹。
根據《規范》,今后,服裝上市銷售必須要標注“安全標志”,即:產品標志應注有明顯的基本安全類別(分為A、B、C三類,其中A類指適合24個月以下嬰幼兒貼身穿,B類一般可以接觸皮膚,C類不能直接接觸皮膚),服裝中的甲醛含量、氣味、PH值等健康安全指標都要在標簽上注明,超出限定標準的產品一概被視為不合格。
市民該如何選購放心的衣服?市質監局紡織纖維檢驗所專家支招說,市民在購買較鮮艷的衣物時,一定要向商家索要紡織品檢驗報告,要看清楚標牌上是否標注了不含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并應盡量選擇標牌上有國家紡織品強制性標準GB18401—2003的衣物。
購買棉麻等天然纖維的服裝時,盡量選擇接近天然纖維顏色的乳白、淺駝色等。鑒于紡織品中的染料可能有致癌作用,貼身覆蓋的被褥應該選用淺白色產品,兒童用品如兒童用床罩、毛毯、被褥等,最適合采用的材料是全棉、素色。(記者陳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