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業老總登上麻省理工講壇
周海江縱論民企國際化一展中國新銳企業家新思維
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越來越受到海外世界的注目。近日,紅豆集團總裁周海江作為中國民營企業家代表應邀參加在世界著名學府———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舉行的“麻省理工學院經濟與人才論壇”,并在該論壇年會上發表主題為《中國民營企業值得關注》的演講,引起臺下近千聽眾包括政府官員、商業領袖、學術界專家教授,美國頂尖科技、咨詢專業人才以及麻省理工、哈佛等名校學生的極大興趣,并受到當地和海外媒體的強烈關注。這是繼去年周海江成為全球最著名的財經雜志《福布斯》的封面人物后,又一次受到海外著名機構的高度關注,他也成為中國服裝企業家走上麻省理工講壇的第一人。
作為中國新生代民營企業家代表,周海江除了傳承父輩艱苦奮斗、勇于開拓、銳意進取的創業精神外,還因其不俗的學識修養,國際化的眼界與胸襟,使企業經營管理的現代化、國際化步伐加快,這也是此次他作為民營企業家代表受邀到麻省理工演講的重要原因。
論民企國際化之道
釋中國服裝“傾銷”歐美之說
在演講中,周海江從“民營企業在當今中國最具活力、中國民營企業正在走向國際化、中國民營企業需要國際化人才”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周海江說,中國從1980年代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目前民營企業已占到中國企業的60%以上,有的地方已經占到80%,民營經濟成為中國最具活力、成長最快的主體經濟。創辦于上世紀80年代的紅豆集團是中國民營企業的縮影,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跨服裝、橡膠輪胎、機動車、生物制藥等領域,擁有1家上市公司、10家子公司、紐約、洛杉磯兩家分公司的大型現代化企業集團,2005年銷售額達到117億元。周海江認為,紅豆集團的快速成長有三點經驗:一是堅持機制創新,激發了良好的內在發展動力;二是堅持文化創新,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和影響力;三是堅持社會責任,致力改善員工待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貢獻社會事業。
周海江指出,當今世界是一體化的,分工無國界,產品無國界,企業無國界,中國民營企業必須面對國際化挑戰,積極參與國際化競爭。雖然中國民營企業在規模、科技、運作等方面都存在明顯不足,但有制造成本低廉的優勢,在勞動密集型產品領域有明顯的比較優勢,一些優勢民營企業具備了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對于中國的民營企業如何國際化,周海江在接受海外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民營企業國際化要解決好三個問題:一是工廠要不要走出去;二是專賣店要不要走出去,產品在國外是自己建銷售網絡,還是讓別人去賣;三是品牌要不要走出去,在國外打自己的品牌還是給別人提供生產。
對于第一個問題,周海江認為,要看生產的成本哪里有比較優勢。中國有一個優勢就是勞動力便宜,如果在國外建廠就沒有這個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