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大軍投資上億元擬在新疆建造紡織工業園
- 從米泉招商局獲悉,新疆昌吉依托于當地自然資源和能源開發項目,與浙江海寧宇力襪業有限公司和浙江海寧伊力襪業有限公司,簽訂了投資額3億元人民幣的紡織工業園合同項目。
據了解,昌吉州米泉市已建成米東新區,有充分的資源優勢和發展空間,昌吉州在杭州進行對接洽談,重點推介的項目有四十六個,涵蓋農副產品開發生產和基地建設、連鎖超市建設、輕紡化工項目、旅游開發等。
據悉,浙江目前大約有十五萬商人在新疆經商辦廠,僅在棉紡上的投資總額已超過百億元。在這些浙商中,良好的銷售市場是吸引浙商的另一個法寶。除了新疆本身的消費推動,與之毗鄰八國共十三點五億人口的輻射市場則是更具潛力。在新疆辦廠,然后在吉爾吉斯斯坦建立服裝生產銷售前沿基地,利用其WTO成員國的身份把服裝、紡織品等產品銷往世界各地。
據統計,僅去年,溫州襪子通過新疆的出口額近七千萬美元,毛絨玩具達七千萬美元~八千萬美物產豐富的新疆,正成為浙商又一個投資熱點。以溫州人為代表的浙商紛紛活躍在新疆地區,目前,浙商在新疆棉紡上的投入資金已經超過100億元。但業內人士介紹,這百億資金還未真正進入新疆棉紡的高附加值領域,浙商投資新疆棉紡市場的潛力還很大。昨天,海寧宇力襪業有限公司、海寧伊力襪業有限公司和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共同簽下了一個紡織工業園投資項目,總投資額將達3億元。
事實上,這僅僅是浙商大軍在新疆棉紡業投下的其中一筆。此前,新疆棉花曾一度引發浙商投資的熱潮。尤其是數年前,浙江云森輕紡集團公司以3550萬元的競拍價格成功收購了新疆奎屯第一棉紡廠,目前的生產規模已經達到了10萬以上紗錠。這不僅有效解決了公司的生產原料供給問題,而且每年還可向浙江市場提供3萬多紗錠,而紡織生產的“兩頭”恰恰是利潤最大的兩塊。
目前杭州、紹興、溫州等地都在新疆設有棉紡織企業。據悉,浙江目前大約有15萬商人在新疆經商辦廠,僅在棉紡上的投資總額已超過100億元。在這些浙商中,溫州人占據絕對優勢,據悉,長期扎根在新疆圖謀發展的溫州人已近12萬。
作為中國著名的產棉基地,新疆每年棉花產量占全國棉花產量的近1/3,當地政府曾開出了非常誘人的“資源特惠單”:一是土地無償使用,二是工業用電價格低廉,為0.28元/千瓦時(浙江工業用電為0.7元/千瓦時左右),這些都使紡織服裝企業的成本大大降低。此外,當地政府還出臺了相應的稅收減免、低價轉讓產權等支持政策。杭州市紡織行業協會負責人曾在考察了新疆后表示,將棉花加工成棉紗,可增值300%左右。
良好的銷售市場是吸引浙商的另一個法寶。除了新疆本身的消費推動,與之毗鄰八國共13.5億人口的輻射市場則是更具潛力。“在新疆設廠,然后在吉爾吉斯斯坦建立服裝生產銷售前沿基地,利用其WTO成員國的身份把服裝、紡織品等產品銷往世界各地。”省發改委紡織行業辦負責人這么建議希望產品出口的紡織企業。
據統計,僅去年,溫州襪子通過新疆的出口額近7000萬美元,毛絨玩具達7000萬美元~80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