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國服裝業聚焦核心競爭力
4月26日在廣東省虎門鎮落下帷幕的中國服裝協會四屆三次理事會暨全國服裝行業工作會議,緊緊圍繞“提高核心競爭力”的主題,將行業精英們的思考引入更深廣、更具挑戰性的領域。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杜鈺洲,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蔣衡杰,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大鵬和廣東省經貿委副主任楊建初等領導,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服裝企業代表、地方協會負責人參加了此次會議。大會由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大鵬主持。
杜鈺洲首先介紹了會議落址廣東省虎門鎮的特殊意義。他說,這里是大家有利于研究服裝行業在新的發展時期,如何創造實施新的發展戰略的有利環境。廣東省服裝行業是我國服裝出口最大的省份。這里的市場非常有潛力,兩個市場都有很好的區位優勢;一大批設計品牌正在活躍的、有生命力的氛圍下發展;同時,廣東省也是我國第三產業發展最為發達的省份,第三產業的發展是服裝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此外,虎門鎮發展也很快,虎門鎮不僅企業多,還生長了一大批本土的品牌,有很好的增長勢頭。在這里開會,表明我們不僅要研究服裝行業的生產、服裝行業的制造,研究服裝產業鏈、服裝供應鏈;而且服裝整個體系的完善,與第三產業的發育和發達是分不開的。
今年是“十一五”的開局年,這次會議提出的口號是: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推動名牌發展戰略,再創服裝行業的輝煌。就此,杜鈺洲會長提出了一系列精辟見解,并指出貫穿“十一五”規劃期的五項重大任務。
第一項任務是確立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實現增長方式實質性轉變的目標,從“中國制造”轉向“中國創造”。
第二項任務是建設以提高創新能力為核心的先進生產力。硬件建設比較容易做到,而更重要的是增強軟實力,即創造能力,包括思維和手段的創造。我們行業提出38項重點攻關目標,作為“十一五”全行業攻關的重點;要在“十一五”期間,培養出一批中國服裝的跨國公司,建立自己的跨國營銷渠道,獲得對跨國供應鏈的掌控能力。
第三項任務是履行社會責任,建設良好環境。我們走到今天,必須把社會責任提到重要的議程,尊重勞動、尊重知識、保護環境、建立自主研發型企業和資源節約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