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海峽牌” 拓展全球市場
縫機必爭之地 中外品牌各顯風采
有“中國休閑服裝名城”之稱的石獅及周邊地區是中國縫制機械的重要集散地之一。其發達的服裝制造業對縫制機械有著旺盛的需求,對功能上的要求也更高,因而也成為縫制機械企業的必爭之地。
石獅是中國最早的服裝專業批發市場,是中國三大服裝板塊之一的閩派服裝的發源地和集散地。在以石獅為中心的閩派服裝板塊聚集了1萬多家紡織服裝生產經營企業,擁有“七匹狼”、“富貴鳥”、“柒牌”、“九牧王”、“愛登堡”、“彬伊奴”等一批知名品牌,形成了獨具一格的“閩派”特色,成為中國休閑服裝的設計、生產和時尚中心,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夾克、運動裝、童裝、內衣出口均在全國占據主要地位。
2005年整個石獅板塊區域紡織服裝產值約600億元。而2005年4月18日,亞洲最大服裝專業市場——石獅服裝城建成隆重開業,則進一步表明石列胡艮裝板塊已經實現從量的擴張向“精品薈萃特色裝”的質的跨越。這更加引起了國內外知名縫制機械品牌的關注。
目前,在石獅及其周邊地區有上百家大大小小的縫制設備經銷企業。幾乎會集了國內外所有的縫制機械品牌。此次“海博會”期間參展企業達到80多家,日本重機、兄弟、飛馬;美國格柏、法國力克、德國百福、韓國日星,以及中國的標準、中捷、杰克、天工和我國臺灣省知名企業金輪、銀箭、寶獅、星銳、白金等國內外知名企業悉數亮相,可謂是規模空前、品牌云集。各家企業都爭相推出新品,其中一些產品還是首次展出。在現場引起了許多服裝企業和同行的廣泛關注。
服企與縫企 對話海博會
每屆“海博會”,中外縫制設備品牌都會借盛會推出自己的最新產品,并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來樹立品牌、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而作為當地兩家最大經銷商的福誠公司和宏運公司,每年的表現都格外引人關注,今年也不例外。
福誠繼之前推出“服務無所不在”、“縫制設備專家”、“保姆式服務”等理念之后,今年打出了“作服裝廠家最貼心的管家”的新理念;在本屆海博會舉行的前一天,福誠在廈門正式成立福誠(中國)有限公司,以嶄新的面貌,接受經濟全球化浪潮和市場國際化的考驗。
宏運則繼去年的“119快捷服務”、“客戶零煩惱”等服務理念后,今年打出了“現代服裝鞋帽箱包廠商設備先進解決方案提供者——誠信服務商”、“責任、誠信、專業”的醒目標識。
福誠公司總經理林宏楠、宏運公司總經理吳良杰都認為,目前服裝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對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因而對設備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作為經銷企業除了為服裝企業提供優質的設備外,還應為服裝企業提供無所不在的快捷服務,為客戶解決煩惱。比如提升服裝企業老板的意識,為他們提供國內外一流的設備、完善的整廠規劃方案、服裝工藝流程指導、配置先進的流水線等幫助服裝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及產品品質,增加企業的競爭實力,為“閩派服裝”的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他們同時也表示將為自己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七匹狼”與福誠公司成為合作伙伴已經有16年的時間了。“七匹狼”生產副總經理姚健康指出,這些年來他們一直在設備投入方面不遺余力,而福誠公司的服務和理念帶給他們的附加價值要遠遠大于設備的價值。去年他們在海博會上一筆就購置了法國力克?套價值90萬美元的CAM自動裁剪系統。今年服裝的生產效率和品質有了明顯的提升,在市場上得到了廣泛的認可,他們更加確信要以先進的設備和管理來進一步加大產品的競爭力。
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商貿委主任胡淼海認為“海博會”是“內行與內行的對話”。這是一個縫制機械產業與服裝產業互動的平臺,充分體現出雙方唇齒相依、共同提升的關系。通過這個平臺,向服裝企業展示縫制機械的最新產品、最新技術和品牌實力的同時,也為服裝生產企業提供了面對面的服務。在“對話”中增進雙方的溝通和了解,對服裝企業的需求可以有更多的認識,在產品結構、功能、種類、服務等方面可以有更好的提升。胡淼海指出,如今石獅及周邊紡織服裝業已經在逐步升級,企業的質量意識、品牌意識和發展意識都在大幅度地增強和提升。對縫制機械的需求將更為旺盛,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縫制機械品牌更要注重品質、加強服務以拓展市場。
“海峽牌”是海博會最主要的特色
連續九屆海博會的成功舉辦,極大地推動海峽兩岸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形成優勢互補,同時也推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在造就石獅紡織服裝產業不斷發展升級的同時,也為縫制設備商貿的發展提供了更大舞臺與空間。成為各種新技術、新設備的發布平臺和企業開拓市場、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
據介紹,從第三屆“海博會”開始,受海博會組委會委托,上海華聯縫制設備公司開始組織國內外縫制設備廠家參展,并具體承辦機械展。由于海博會的影響力和輻射力逐步增強,國內外縫制設備廠家十分活躍,國內外著名縫制設備企業紛紛看好海博會,并通過這個窗口,展示高新技術產品及企業形象,大力拓展海峽市場。明顯的收益使他們對海博會的意義感受深刻,他們表示一方面看到了石獅乃至海峽兩岸紡織服裝的發展前景,從而為紡織服裝行業提供各類高新技術裝備打下了基礎;同時也對石獅及海峽兩岸的市場更加明確,更能了解客戶需求,為開發研制新產品提供市場參考。他們確信紡織服裝、鞋帽、箱包產業在中國會有更大發展,而海峽兩岸又是紡織服裝產業發展非常重要的地區。因此縫制機械將進一步與紡織服裝業相配套,在產品結構、種類、質量上更加適應企業的發展需求,因此,“海博會”為海峽兩岸的促進、溝通、合作搭建了一座不可多得的橋梁。一些廠家已把目光瞄準海峽兩岸市場,在兩岸設立辦事機構或者服務中心,解除客戶在服務方面的后顧之憂。
眾多參展的企業表示,他們每年都會參加三個展會——CISMA、CHIC、海博會。他們非常看重石獅市場,也非常看好“海博會”的影響力。本屆海博會的空前成功讓他們更加確定,今后要繼續加大在石獅的拓展力度,從而進一步加強海峽市場及全球市場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