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關從嚴監控以LDP術語成交的紡織品進口交易
- 美國海關針對紡織品轉運走私活動的最新執法動態:從嚴監控以LDP術語成交的紡織品進口交易
美國海關最近開始大規模調查以LDP術語成交進口的紡織品交易。過去通過非正常途徑進入美國的紡織品不少以LDP(Landed Duty Paid)方式成交。美國買方選擇這種條款成交可以不負責貨物清關,不和美國海關發生聯系,避免因產地或成分申報不實而產生的法律上的麻煩。在海關因產地或纖維成分申報不實要求退運或罰款時,美國買方因為不是負責報關的進口商基本上可以逃脫處罰。而LDP交易中的“進口商”多半是皮包公司或外國公司,美國海關基本上無法進行有效處罰。最近情況有了變化,美國海關開始大規模調查LDP交易,除對皮包進口商和貨運代理業者加強監控外,還史無前例地大量發函給未參與報關的美國LDP買家,以后者卷入走私貨物買賣為由,要求他們暫停對某些特定調查對象的付款,或以申請扣押令的方式命令買方將貨款劃撥海關,對不合作者做出威脅。據專門從事美國海關法業務的美國修博國際律師事務所上海代表處的李新宇律師介紹,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洛杉磯口岸的特工處主任(Special Agent In Charge)最近就開始對多家以LDP方式購買紡織品的美國公司展開調查。美國海關還要求LDP交易中的美國買家填寫內容詳細的問卷表,向海關報告海外供貨商和貿易商的情況。這些新做法在以LDP方式購買中國紡織品的美國公司中造成了一定恐慌。
不少美國公司已經開始考慮重新采用FOB方式從中國購買紡織品。據李新宇律師介紹,一些國內紡織品出口公司在美國客戶的壓力下被迫為尚在運輸途中還未抵達美國的貨物購買配額,重新準備清關文件(修改發票和裝運單,將LDP改成FOB術語等)。美國海關上述扣押貨款和搜集中國出口商資料的執法方式值得國內廠商的注意。可以預見今后采用LDP方式出口紡織品以及收取貨款的難度都會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