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要求中國自我控制紡織品出口
- 秘魯生產部長戴維·萊莫爾近日在不同公開場合表示,秘魯政府將要與中國政府就紡織品出口問題舉行談判,要求中方對秘魯的紡織品出口實行自我控制,以避免秘方再次對中國紡織品采取貿易保護措施。
萊莫爾指出,中國對秘魯的紡織品出口可以繼續增長,但增長節奏應該適當控制,以確保秘魯民族工業也能得到增長。這樣雙方都可以從經濟增長和內需增長的大環境中受益。秘魯政府正在努力與中國方面達成協議,以促使這一亞洲大國對秘魯出口紡織品實施限制性措施。
萊莫爾認為,海關價格核查機制雖然對于中國紡織品進口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是實際上還未成為一種有效的機制。他說:“事實上價格核查機制并非一個高效率的機制,實際情況是中國紡織品進口數量大幅度增長,而平均價格卻在下降”。
他指出,紡織品進口價格下降有好的一面,但同時也產生負面影響。紡織品價格下降可以使消費者受益,但同時也會影響到本國民族工業,甚至還會使該工業處于危機之中。
秘魯是拉美國家中利用反傾銷機制最多的國家之一。自1994年以來,秘魯僅對我國實施的反傾銷措施就達近30起之多。有關商品包括陶瓷餐具、茶具、咖啡具,鐵制鉸鏈,不銹鋼鍋、壺、平底鍋和帶把淺口鍋、棉混紡織品,等等。
2003年12月,秘魯政府對中國106種紡織品和服裝實施為期200天的民族工業臨時特別保護措施,致使中方蒙受3000萬-4000萬美元的巨大經濟損失。
據了解,最近秘魯又有公司向國家競爭和知識產權保護署傾銷和補貼調查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對來自中國的鞋類和帆布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