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品牌撐起服裝名鎮
- 說起運動鞋,人們想到的是晉江市,進而想到的是陳埭鎮;說起石材,人們想到的是南安市,進而想到的是水頭鎮;說起服裝,人們想到的是石獅市,進而又會想到哪里?
昨日,當石獅市領導詢問幾位前來采購的歐洲客商時,有人脫口而出———靈秀鎮。這些歐洲商人說,他們知道在靈秀地盤上有著中國服裝城、有“海博會”、有中國休閑服裝之都。
曾幾何時,靈秀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石獅小鎮,如今卻成了享譽服裝界,并在國際上享有一定知名度的服裝重鎮,靠的是什么呢?面對記者的疑問,靈秀鎮黨委書記廖春園說,在服裝市場角逐中,我們打出了三張牌,幸運地在“牌局”中領先了一步。
第一張牌:整合工業園區
曾幾何時,與沿海一些鄉鎮一樣,靈秀鎮的工業發展也是遍地開花,全鎮12個行政村,幾乎每個村都有自己的工業小區。雖然村村的工業區都樹起服裝產業這面大旗,但這種小而散的工業區布局卻有很多弊病:一方面入駐企業的“個頭”一般偏小,鮮有做大做強者;另一方面是企業各自為政,區域的產業板塊長期難以形成。
如何擺脫這種過時的發展格局?一番深刻的思索之后,靈秀鎮黨委、政府毅然決定,將彭田、鈔坑及仕林等幾個工業小區整合為一個靈秀服裝創業園,統一規劃、集中入園,并根據產業鏈的特點,劃分出名牌企業集中區、中小企業集中區、倉儲物流集中區和服裝輔料加工集中區等四個功能區。
化零為整的好處是立竿見影的,“統一”后的園區品牌效應所釋放的能量猶如核聚變一般,先期規劃的3000畝土地早已被107家企業一訂而空,仍有近百家企業強烈要求入駐園區,園區土地供不應求。
對靈秀鎮而言,園區“統一”這張牌才剛剛出手,好戲還在后頭。最近,石獅市委、市政府決定,將靈秀鎮若干工業園區整合升格為市級工業區,形成擁有5380畝標準廠房的大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