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裝備落后制約紡織行業發展的瓶頸
- 紡織行業的增長方式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為特征,雖然今年來紡織行業成為我國的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但發展越快,污染越嚴重。機械裝備落后成為了制約紡織行業發展的瓶頸。紡織產業升級的方向在于發展機械制造業。
這幾年我國紡織品大量的出口,但是這些出口企業使用的機械很大一部分是從國外引進的。本國的紡織企業往往以擁有多少臺國外一流紡織機械來衡量實力。不可否認,這些國外一流的紡織機械,使我國從紗、布、印染到家紡產品的質量得到了大大提高。但是我國紡織企業本身就不高的利潤中的大部分資金也流入了這些國外紡織機械制造商的腰包中。
雖然近年來,我國紡織機械工業抓住機遇,利用紡織工業蓬勃發展的大好時機,使自身整體生產規模得到較大發展,并在產品技術水平、工藝制造水平、科技隊伍建設和經營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我國的紡織機械制造商與國外的同行相比,還存在的不少問題,主要有:創新能力不足、產品開發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多數產品技術水平偏低、進口產品技術優勢明顯;企業經濟效益低、技術開發投入少等。
據悉,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緊鑼密鼓地研究制訂紡織機械工業的"十一五"發展規劃,將在產業政策、技術政策和市場準入標準等諸多方面,促進我國紡織裝備業的有序健康發展。屆時紡織機械產業能否把握好這次機會,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縮短與國外的差距,將成為紡織產業能否升級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