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服裝企業“長”與“短”
- 去年曾經做過一組福建企業的系列報道,一年過去了,福建服裝企業在業界仍然是風頭正勁,顯示出蓬勃的發展后勁。
然而,福建服裝產業同時也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低成本競爭階段,品牌運作尚未成熟,原始積累向正規化運作過程中,管理瓶頸如何突破?如何面對利潤降低?
帶著疑問,再次走進福建的泉州、廈門、福州等產區。
泉州是福建服裝的代表地區,走在大街上,各個款式新穎品牌專賣店,不斷吸引著外地的客商駐足、洽談;在飯桌上、茶社里幾乎談的每一句話都離不開服裝。
也許這就是這里長期形成的一種氛圍,正因為有這種良好的氛圍,才成就了這里服裝業的迅速發展。
但,產業基地像一個人一樣,既有長處,又有短處。“當前,福建服裝顯示出了強大的優勢,同樣在強勁競爭力下暴露出了明顯的劣勢,這種劣勢將是今后制約福建服裝發展的摯肘。”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說。
“長”——集群完善
如果追溯福建服裝為什么發展如此迅猛,人們可能會脫口而出:良好的產業集群地的優勢。
不錯,福建服裝企業大部分都集中在廈門、晉江、石獅等地,這些地區不僅具有發展服裝業的良好氛圍,而且具有完整的產業鏈條,這如拉鏈企業、面料企業、商標印刷企業等相關企業。
飛凱路服裝發展有限公司的建興總經理對此最有感觸:“我們的服裝定位是運動休閑,對此要求的拉鏈、面料、商標都是要求時尚、運動,如果我們沒有這些配套的企業,不要說出去尋求這些產品的費用,就是去尋找這樣的產品耗費的精力就是一筆很大的損失,很耽誤時間”。
福建服裝行業協會秘書長管秀華對此說:“福建幾個地區的產業集群優勢日漸凸顯出來。泉州、石獅的男裝與休閑裝,福州的童裝,廈門的女裝,南安的針織服裝,企業集中性很強,上游的面輔料供應也比較通暢。但只要發展得好,對整個福建省的服裝產業發展是十分有利的。”
而在今年的國際服裝博覽會上,泉州服裝企業整體亮相CHIC,包括“七匹狼”、“富貴鳥”、“旗牌王”、“金犀寶”、“大帝”、“斯得雅”等20多家企業的服裝品牌以近二千平方米的展位布陣。
“泉州有著很多自己的集群優勢,比如擁有全國最大的休閑面料供應基地,服裝配件供應基地;擁有全國最大的夾克衫、絲光棉T恤、西褲品牌和生產基地,擁有輻射全國的一流批發集散中心等等。泉州大板塊已經擁有了進一步升級的巨大能量儲備。”福建省服裝協會會長周少雄說。
“短”——人才何覓
“柒牌”的創建人洪肇設是一個靠一把剪刀、一臺腳踏裁縫機起家的晉江人。他用了二十幾年的時間將一個家庭作坊變成現代化的大型服裝企業,同“柒牌”一樣,福建服裝企業基本上都是家族企業,企業主總體素質不高,管理層幾乎都是家族成員。有不少的企業在初創階段,由于資金、規模等條件的限制,是靠夫妻、父子或兄弟姐妹共同發展起來的。“勁霸”與“柒牌”同為全國雙百強服裝企業,集團董事長洪忠信是從父親手中接過帥印繼承家族產業。還有七匹狼、愛都等,都是在完成了一定的原始積累之后,近幾年才開始進行品牌建設的。但企業做大了,如何處理家族成員與企業的關系,如何處理外來人才和企業的關系,如何進行企業的品牌建設,成為企業老板最為頭痛的事情。
的確,一旦企業規模大了,需要進行二次創業和品牌建設,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就不斷的暴露出弊端。一方面,占據著企業重要管理位置家族成員的知識水平低下,管理能力不足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卻大權獨攬,他們往往只出于個人利益的考慮,而不顧大局,認為“企業是我家辦的,我就是老板,我說怎么樣就得怎么樣”,成為企業發展的障礙;另一方面,偶有較為開明的私企老板認為企業要發展,就必須引進高級管理人才,卻在人才引進后,不知道如何正確使用,雖然給了一定的待遇卻沒有給足夠的空間讓其發展,使外來的企業管理人才為企業工作的積極性受挫。比如,石獅的大帝服裝發展公司在這幾年內總經理已經換了5位,七匹狼今年的中層換了將近一半。
管理上諸多問題的出現,使企業開始進行品牌建設的時候,就出現了停滯不前的現象,形成了發展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