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設備投入不足 漢派服裝企業“硬件”落伍
- 漢網消息(記者馮欣楠 通訊員楊麗婕)武漢服裝企業1700余家,每年服裝設備更新遠低于東南沿海,設備效率提升有限,一定程度造成用工緊缺,品牌發展滯后。昨日,漢派服裝商會負責人透露憂慮:武漢服裝企業提升,必須重視“軟硬雙行”。
這幾年,武漢服裝企業下力氣
數據統計,全國服裝企業設備更新投資,七成集中沿海,中部約為二成。溫州市一年服裝企業設備改造投資額高達3億余元。武漢1700余家服裝企業設備投入,尚不足其一半。而全省服裝企業更換設備資金,比不上寧波市。
三迪貿易公司代理6家國際服裝設備品牌。公司總經理羅孝春證實,作為武漢本地公司,每年銷售額“武漢訂量”不足50%。
他介紹,服裝縫紉設備正由傳統單純機械化向機電一體化轉變:一般縫紉機,每分鐘3000轉就算高檔,機電一體化產品可達到5000—8000轉。新型鎖扣眼機器,比單純機械化設備節省2個工人。“江浙、福建、廣東一帶企業,基本配備這些新機器。”
武漢企業設備自動化程度有限,每到用人高峰,僅車工缺口就達幾萬甚至數十萬。漢派服裝商會負責人表示,漢企若再不重視硬件,許多努力就將化為烏有。“沿海一些服裝企業已經可以全自動生產,即類似汽車總裝廠,服裝半吊在空中,每道工序增加一個部分,最后做出成衣直接出庫。武漢還找不出一個。”
好在漢派服裝企業已經意識到硬件不足的缺憾。正在舉行的一個服裝設備展銷會,漢派服裝老板現場“大開眼界”,不少已經表露強烈購買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