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觸及“中國制造”傷感神經
- 中國為世界杯生產了證件掛帶、紀念品掛帶。
“中國隊沒有獲得參加世界杯決賽階段比賽的資格,并不說明中國企業沒有參與世界杯的資格。”據《環球時報》報道,在世界杯賽場內外,從球場頂上的太陽能電池板到球迷身上的服裝……許多產品其實都是“中國制造”。
世界杯紀念品多為“中國制造”
霍夫百貨公司是德國最大的連鎖商店。在商店特辟的世界杯商品區,擺滿了吉祥物、球衣、球迷假發、紀念杯等物品。
一位正在“全副武裝”自己的球迷說,他身上的每件世界杯裝飾都是“中國制造”。他覺得這些物品價廉物美。
記者從霍夫百貨公司負責人貝恩德先生及德國進口商等處獲知,這些紀念品有的直接獲得了世界杯組委會的授權,如浙江溫州一家打火機制造企業,就獲得了為世界杯生產兩款金屬打火機的機會;江蘇盛鋼旅游制品有限公司也得到了比賽場館周圍安放的全部5萬頂供運動員、球迷休息用的帳篷的生產合同,這打破了以往歐洲廠商壟斷行業市場的局面。
盡管數量巨大,但是大多數中國制造的世界杯紀念品都是“貼牌”生產的:比如,揚州多家玩具生產企業制造的10萬只世界杯吉祥物“格列奧六世”;浙江朗莎爾·維迪服飾公司專門為世界杯定制的225萬面球迷吶喊旗;浙江義烏30多家企業為各國球迷生產的“球迷假發”;浙江上虞盛禾紡織品有限公司為德國客商制造的150萬條世界杯賽事專用披肩毯等。不僅在商店里、球場上,甚至在世界杯新聞中心也到處可見“中國制造”的影子。記者、工作人員及球員、教練的證件掛帶、紀念品掛帶,都來自江西德興。就連大家使用的杯子、桌椅等也是“中國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