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需要創新創新始于理念
我國經濟改革開放已走過20多年的歷程,在加入世貿組織之后,形成了更加開放的市場經濟環境。我國服裝業包括服裝設備制造業都在積極尋求企業體制和運營機制的創新模式,因為體制與機制的創新將會從根本上推動行業走上新型工業化的發展之路。
某位企業家說過:經營需要創新,創新始于理念,理念產生智慧,智慧助你成功。隨著市場經濟深入發展,我國服裝業的各方面經營管理人才也在同步成長,他們的成功實踐、創新理念與經驗為行業發展積累了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面對業內正在掀起的學習先進的經營管理知識熱潮,筆者認為必須從以下幾方面確立現代服裝業的經營理念。
1價格的主導因素不是經營者而是消費者
在計劃經濟時代,產品定價很簡單,常用這樣一個公式:價格=成本+稅金+利潤。
根據這個公式,產品定價完全取決于企業的經營收支情況,在各項稅率和利潤率由國家制定的年代,成本高低就成為產品定價的唯一依據。
可是市場經濟的經濟學理論認為,產品價格應該由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可程度來決定,一件衣服或一臺縫紉機能賣多少錢,首先應該問問消費者或使用單位愿出多少錢,如果顧客都說這種產品不好,再便宜也不買,那么這種產品的價值就是零。根據這一理念,應該把前面提出的價格公式作一下修改,應是:利潤=(消費者認可的)價格-成本-稅金。
這里所講的消費者認可的價格,很明顯應該與產品的設計新穎程度、材質優劣、產品功能、質量精度、使用方便及符合環保要求等種種因素有關,如果是服裝產品還應與生產批量大小或上市時機是否應季、品牌知名度高低等種種影響消費者情緒的感覺因素構成,只能是隨行就市,也應該允許消費者討價還價。這一理念告訴人們:任何一種產品不可能有一個真正意義的不變價格或統一定價。同時也明白地告誡我們的企業經營者,你想獲取較好的經濟效益,就應該從提高顧客對產品的滿意度入手,除此別無他法。
以上兩種產品定價理念可以說是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兩種體制、兩種思維模式的根本區別所在,總結出來有三大不同點:其一,前者把產品定價看作是生產經營者可獨家決定的事物;而后者認為價格應由消費者對產品的各方面功能指標的認可程度來決定,起主導作用的應該是顧客而非廠家。其二,對前者來說,經營者為了提高自己的受益(利潤)只能在降低生產成本上找出路,別無其他途徑可尋;而后者認為只要提高了產品設計、品質、功能、創名優品牌、提高經營服務水平,不斷使產品多方位地去滿足消費者需求,那么就有可能實現超值利潤。這樣的理念必將導致經營者更加自覺地去關心消費者需求,不斷地改進產品品質、改善其經營與服務水平,也必將激勵企業去提高產品創新、科技創新、經營管理創新,也會更加努力去提高企業的素質和綜合競爭能力。其三,前者掩蓋了商品附加值可再創造的特性,經營者習慣于安分守己按國家制定的固有的利潤率指標穩穩當當去獲得相應的、有限的利潤;而后者非常確信附加值的作用(或反作用),努力探究經營之道,爭取更大的利潤空間,相反稍有怠慢、放松管理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各種風險。在這種利益與風險并存的體制下,企業經營者需要更加關心消費需求,更加關心員工,提高經銷商的積極性,會使人際關系更加和諧,推動社會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