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名牌服裝在中國“水土不服”
- 隨著中國人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意大利的服裝、法國的手袋、西班牙的皮鞋、英格蘭的風衣,這些昂貴的奢侈品在一輪輪的廣告轟炸下,現今許多中國人都能叫上名來。可是,這些炫目光環下的國際名牌就真的代表著品質嗎?在浙江省工商局前不久進行的一次名牌服裝質量安全檢測中,國內品牌幾乎悉數過關,而國際品牌卻近八成不合格。檢測人員介紹說,檢測所依據的標準脫胎于歐盟相關標準,而又比歐盟標準寬松許多。但這些標榜品質、品位的國際名牌咋就過不了最基本的質量關呢?透過這一事件,我們又應該從中引發怎樣的思考呢?
標注混亂與用料不實
浙江省工商局日前在杭州幾家高檔百貨商場內,抽取了具有代表性的13個國際知名品牌的37個批次服裝樣品和部分國內品牌進行檢測。被檢測的國外品牌包括鯊魚、都彭、HUGO BOSS(雨果·博斯)、BURBERRY(博柏利)等,主要來自意大利、英國、葡萄牙、土耳其、菲律賓、馬來西亞等13個國家和地區。國內品牌則有杉杉、雅戈爾、七匹狼等。
檢測結果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被檢國產品牌除個別存在問題外,其余悉數過關。而身價高于“土品牌”十倍乃至百倍的國際大牌卻紛紛落下馬來。13個國際知名品牌的37個被檢批次中,合格的僅有15個批次,合格率為四成。而根據品牌計算,13個國際知名品牌中不合格的有10個,品牌合格率僅為可憐的23%。
“使用說明標注混亂是導致被檢國際名品服飾不合格的主要原因。”負責檢測的浙江紡織產品檢測中心主任翁宏力說。使用說明不合格具體表現在水洗圖表不正確、不規范;產品型號規格標注錯誤,亂標注;纖維成分標注沒有用國家規定的纖維簡稱;執行的產品標準與產品不相配等。此外,被檢國際知名服飾還存在嚴重的安全質量和虛假含量問題。如HUGO BOSS(雨果·博斯),標注為100%純棉,實測為100%滌綸;BURBERRY(博柏利),標注為100%滌綸,實測為100%粘纖;還有的品牌標注為粘纖,實測為銅氨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