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七十個展會登場 服裝節上演“戰國之爭”
- 最近,服裝業界流行一種說法,會展經濟正在成為中國服裝行業的新生力量。據統計資料顯示,2006年舉辦的各種規模的紡織服裝展會高達70余個,其中首屆舉辦的新展會占50%以上。
總的來說,目前國內服裝行業展會大致分為這樣幾個類型:服博會、服裝交易會、時裝周、服裝節、服裝輔料展、家紡縫制設備展等,可歸納為綜合類展會和專業展會。之前,本報曾對“服博會”做過報道。在利益驅動下,無論是否有資源優勢的地區都忙著運作服裝行業的展會,辦不成服博會,就辦服交會,只要想辦,總能找出個名稱。本期系列報道將重點關注正在舉辦中的服裝節。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其它城市跟風舉辦服裝節之際,今年2月,商務部將已舉辦了17屆的大連國際服裝節更名,為“中國國際服裝紡織品博覽會”,由國商務部、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大連市政府共同主辦。業內人士認為,這一舉措將給中國紡織服裝產業帶來重大影響。
事實上,大連服裝節的變臉,并沒有影響到其它服裝節舉辦的熱情,甚至有的城市還在策劃舉辦首屆服裝節,而且歷時近一個月。據記者的不完全統計,從3月至10月,將有近10個服裝節相繼舉辦,更為殘酷的是,僅在9月就將有3個服裝節同時異地舉辦,可謂“戰國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