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網商(虛擬)產業園5個月吸納千家電商企業
一個網絡虛擬產業園,在短短的不到5個月的時間內,竟然吸引了一千多家電子商務企業入駐,實現了“巢聚”。這個虛擬產業園,就是我省首個服務電子商務企業發展的專業園區——泉州網商(虛擬)產業園。
網商(虛擬)產業園,即為互聯網電子商務提供網絡經營配套平臺服務、住所托管等配套商務服務,并能在區域內形 成互聯網電子商務集群的虛擬經濟園區。據悉,泉州網商(虛擬)產業園由泉州市國投、泉州豐澤區國投和品尚電商三方合作共建,眾多企業參與,是個典型的“政府+企業+社會”運行模式。
“進入9月份后,入駐電商企業迎來了爆發式增長,平均每天都有12家電商企業入駐。”近日日,在位于泉州豐澤區寶洲街內的品尚電商公司內,負責運營泉州網商(虛擬)產業園的泉州品尚電子商務公司董事長林宏楠告訴記者。
據最新統計,自7月16日投入運行的不到5個月的時間以來,泉州網商(虛擬)產業園已吸引了1037家電子商務起來入駐。這些入駐的電商企業中,既有鞋服、食品、陶瓷等傳統行業,也有相對前沿的設計類、科技類和服務類的企業。
今年6月初,國務院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提出,推動“一址多照、集群注冊”等住 所登記改革。作為省級民營經濟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泉州市因勢利導,提出了創辦網商(虛擬)產業園的設想,意欲借 “互聯網+”提升當地身處轉型困境中的傳統產業。
6月17日,泉州市政府印發《關于建設泉州市網商(虛擬)產業園的實施意見》,率先在全省范圍內建立首個網商(虛 擬)產業園,當天就有6家電子商務企業入駐園區。
一個虛擬網商產業園,緣何在不到5個月的時間內吸引這么多電商加入進來呢?
據了解,有別于傳統的企業工商注冊模式,該虛擬產業園采取集群注冊方式,即多個市場主體以網商(虛擬)產業園運營公司提供的住所作為住所登記,并由該運營公司提供住所托管服務,組成企業集群的登記注冊模式。
“這一注冊形式下,意味著電商企業無辦公場所,也可辦理工商登記,這極大地降低了電商公司的成立門檻,吸引了大批創客前來注冊。”泉州工商局局長陳開基說。
產業園提供的配套服務,也是吸引眾多電商企業的重要原因。“產業園雖然是虛擬的,但是與律師事務所、培訓機構 、商業銀行等20多家第三方服務機構掛鉤,電商企業一旦入駐后,便可享受商務、運營、產品分銷、ODR(電子商務在線非訴訟糾紛解決服務)、融資扶持、技術支持、人才引進、信用證明等八大方面所提供的實體服務,這對分散、單打獨斗的單個電商企業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支持。”林宏楠說。
“盡管公司跨境電商業務額在泉州排名居前,但在開展跨境電商業務時,我們也多次遭遇融資難、線上法律糾紛等諸多難題,入駐這個產業園后,有了配套服務,我們就沒有這些后顧之憂了。”首批入駐網商產業園的新時穎電子商務公司總 經理林時樂如是說。
面對該網商產業園區蓬勃發展的態勢,泉州政府部門的專項扶持政策也在及時跟進。今年9月底,泉州市政府下發文件明確,從今年起,將從市財政中安排專項資金支持網商產業園建設,按照中心園區100萬元、每個縣(市、區)分園區50萬元的標準給予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