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逆勢增長 莆田城廂規模鞋企增至64家
從去年末的50家增加到如今的64家,記者昨日從城廂區經信局獲悉,今年截至11月份,該區在短短時間內增添了不少規模鞋業企業,實現產值84億元,比增11.5%,對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貢獻率達31.47%,在穩定該區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經濟下行壓力的環境下,城廂區鞋業緣何逆勢增長?城廂區經信局工作人員分析,這和該區鞋企在倒逼中改革、在逆境中創新密不可分。
記者了解到,一方面城廂區傳統鞋業企業以代工為主,在自主研發,產品創新方面薄弱,為了打破“低端代工”的魔咒,一些鞋企加大科研投入,以開展產學研合作等方式開拓求新。在不斷創新中,一些企業甚至獲得自己的專利。現在僅薩拉曼一家企業就獲得1個發明專利、7個實用新型專利、63個外觀設計專利,其設計新穎美觀的戶外運動鞋在市場中供不應求。還有一些企業依托高校科研優勢,實現了鞋用高科技材料、制鞋數字化設計系統、智能化生產裝備的開發與應用,比較突出的有中科華宇、華豐鞋業等企業。
另一方面,傳統鞋業勞動密集型的生產方式已經不適應“人口紅利”不斷褪祛的年代,提高自動化信息化水平,大刀闊斧地進行革新成為企業生存的不二法則。為此,該區創恒工貿、新元塑膠等企業引進飛織鞋面打印機,實現自動化生產,將生產效率提高了近10倍;華祥泡棉將ERP和OA管理系統相結合,節省了50%管理人員,產品實行條形碼管理,邁出了“工業物聯網”的第一步,更是成為阿迪達斯在中國唯一一家供應商……就是這樣用創新積聚力量,以轉型實現發展,城廂區的鞋業企業在逆勢中穩中求進,交出了優秀的答卷。